托马斯·品钦(1937- ),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往往以神秘的荒诞文学与当代科学的交叉结合为特色。他获得过美国全国图书奖,但拒绝领奖。其作品包含着丰富的意旨、风格和主题,涉及到历史、自然科学和数学等不同领域。有评论家称其《万有引力之虹》系借助神力完成,堪称一部大百科全书。
他对自己的个人生活讳莫如深,成名后深居简出,早年的照片和档案也离奇消失,使外界对他的私生活同对他的作品一样充满好奇和无奈。
他的主要作品有《V》、《拍卖第49批》、《万有引力之虹》、《葡萄园》等。
《万有引力之虹》像许多后现代主义小说一样,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全书由许多零散插曲和作者似是而非的议论构成,内容包括现代物理、火箭工程、高等数学、性心理学、变态性爱等等。小说的线索围绕着德国的V-2火箭展开。V-2火箭袭击伦敦,美国和英国情报机构都想弄到火箭的秘密。他们发现美国军官发生性行为的地方,往往是火箭的落点。于是开始对这问题进行研究,吸引和牵连了许多人,一位研究巴甫洛夫学说的军官甚至认为这个美国军官的头脑里有个支配生死的开关,决定利用他的感应能力,派他到敌后去刺探火箭秘密。随后小说又以不少篇幅描写了德国军官的性虐待狂和性变态,论述了科技和性欲总是结合在一起并向死亡发展的荒谬理论。小说还提出了“热寂说”,即宇宙中的热能散发完后会冷寂下来,整个世界将会冰冻,作者认为人类社会中的一切活动也能用“热寂”法则来解释,各种狂热在热能消耗光之后也都会冷寂,趋向死亡。“万有引力之虹”是火箭发射后形成的弧线,火箭摧毁一切,作者认为它是死亡的象征,同时也是现代世界的象征,因而被用作书名。
摘自《新浪博客》 作者:关圣力 刚刚与著名作家甘铁生就《哈扎尔词典》作了一个关于小说叙事的对话。此前,我们在北京北三环边上一个酒馆里畅谈,当然是围绕有关文学的一些琐碎话题。对目前文学叙事方式单一,给读者带来了阅读疲惫的问题,我们深有同感。便有了以后的关...
评分 评分摘自《圣才学习网》 作者:比目鱼 那些大部头、野心勃勃的小说,它们的故事复杂庞大、人物夸张怪诞、情节离奇散乱,但题材严肃,试图反映当代社会、描绘 人类现状。 伴随美国作家雷蒙德•卡佛的小说在国内出版,读者们开始熟悉并且谈论“极简主义”这个词(顺...
评分一些值得推敲的隐喻: 一 主人公与“熵” 整本书由泰荣·斯洛索普(Tyron Slothrop)以及他的勃起与火箭发射之间的关系展开,他对火箭的追寻是“追寻圣杯”这样一个拜物主题的戏仿,但是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的名字,Slothrop中的s l o th=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热...
评分跌跌撞撞地看完了这本书。对它的感觉?非常邪恶,但是却让人迷恋。一开始,每次只能看个几页,然后就要长歇好半天,才能缓过劲来接着读。其间时不时会出现胸闷、恶心、脑发胀等一系列不适症状。但是不能气馁,于是乎开始尝试着追逐(或者说是强迫地适应)作者的跳跃思维,终于...
认认真真的用了几个月时间读过,现在已经完全掌握了“如何写一本别人看不懂的书”的技巧
评分一种意识的狂热..也同时暗示意识走向寂静。这本书绝对是后现代小说神作,只不知中文翻译如何,减下一星。gravity's rainbow。强的一点是,封面竟然和企鹅的一样(连标题选色也效仿),我也不用再去添加原版了.^^
评分知难而退,作为小说玩成这样似乎没有必要。
评分说不出的感觉
评分无亏二十世纪后半期巨著之称,必须再重读的作品...无亏我一直将博尔赫斯当作后现代始祖,品钦学乔伊斯的意识流,学博尔赫斯的理性玄学,学里尔克的末世情结.关于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很多人只去到恋物癖的程度,博尔赫斯和品钦则善于从恋物过渡到玄学...同时品钦许多精神感受取自里尔克,尤其是<杜伊诺哀歌>,本书诸多段落都克与<杜伊诺哀歌>互证,譬如"他们","我们"这组意像...ps,电影<国家宝藏>的灵感应该始于本书,书里提到美国建国的共济会阴谋,美元上面的全知之眼等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