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弥留之际

我弥留之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

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学院对他的评价是:“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美] 威廉·福克纳
出品人:
页数:252
译者:蓝仁哲
出版时间:2015-3
价格:3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4751438
丛书系列:福克纳经典
图书标签:
  • 威廉·福克纳 
  • 美国文学 
  • 福克纳 
  • 美国 
  • 小说 
  • 外国文学 
  • 文学 
  • 意识流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 “神品妙构”20世纪最佳英文小说

★ 翻译家蓝仁哲弥留呕心译作并长文导读

20世纪美国长篇小说最出色的开篇,属于威廉•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 ——哈罗德•布鲁姆

1929年,威廉•福克纳发誓:“我将要写的这本书,要么让我成名,要么我再也不碰墨水瓶。”这本书他只花了六周的时间就神品妙构出来,它就是《我弥留之际》。书名取自《奥德赛》中阿伽门农被妻子杀害、灵魂到达地府时的台词。

《我弥留之际》令福克纳一举成名,是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重要小说之一。小说由五十九节内心独白构成,多视角讲述美国南方农民本德伦为遵守对妻子的承诺,率全家将妻子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的“苦难历程”,被誉为“20世纪美国长篇小说最出色的开篇”。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福克纳写《我弥留之际》时,三十三岁,这部被外国评论家誉为福克纳最好的小说,分娩过程相当顺利,福克纳轻描淡写说:“那时我一天干十二小时的力气活儿,下班以后才能写作,只写了六个星期左右就写好了。”于是,与荷马《奥德赛》、乔伊斯《尤利西斯》、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相...  

评分

看了两遍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里面的人物的思想还有埋葬的旅程慢慢的一点点的浮出。 安斯和艾迪一家有5个孩子,卡什、达尔、朱厄尔、杜威.德尔、瓦达曼。其中朱厄尔是艾迪和惠特菲尔德发生关系所生。艾迪死前就要求一家人把她尸体送回艾弗森老家埋葬,而这个要求仿...  

评分

评分

如果说《喧哗与骚动》里福克纳仍然在试图深挖并呈现意识的流动性、依靠抽象的概念的纵深的话,那么在这里,意识流如同探针又如同探照灯——在保持了文学性的美感和意识直接的流动的同时,福克纳更多地揭示了一种形象——一个常人在观看世界时会瞬时产生的形象、所感和修辞。那...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生命是在山谷里形成的,乘着古老的恐惧、古老的欲念、古老的绝望升到山顶。这就是人们必须步行上山后才能乘车下山的道理。

评分

从来都没有堕入凡尘。只有地里生长出来的沉沦。恶是天性使然。善是艰难选择或社会认同需要。#早起读完。蓝老师在书前书后划的重点也是醉了。还是再看一会儿雪吧。

评分

???是翻译的问题吗???我觉得我得再看一遍

评分

“生命是在山谷里形成的,乘着古老的恐惧、古老的欲念、古老的绝望升到山顶。这就是人们必须步行上山后才能乘车下山的道理。

评分

#福克纳大叔的冷幽默。他们忍受,苦熬:从前,现在,将来,直到永远。一场葬礼的盛宴,荒诞的狂欢,黑暗的舞会。参加狂欢节的代价:卡什的腿、达尔的自由、珠尔的马、杜薇的孩子和十块钱、瓦德曼的小火车。看似没有付出什么代价的安斯已经“死了”,而且对自己的死一无所知,或许这就是代价吧?代价还要再加上葬礼主角——他的妻子的背叛和报复。/蓝仁哲先生翻的福克纳都读完了,突然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