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指的是鲁迅写于1918年到1924年的杂文集。是为探究中国病症如何,然而周围尽是无情的嘲讽和有情的讽刺,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鲁迅先生深觉周围空气太过寒冽,于是称这部自编文集为《热风》
鲁迅在《新青年》的《随感录》中做些短评,还在这前一年,因为所评论的多是小问题,所以无可道,原因也大都忘却了。但就现在的文字看起来,除几条泛沦之外,有的是对于扶乩,静坐,打拳而发的;有的是对于所谓“保存国粹”而发的;有的是对于那时旧官僚的以经验自豪而发的;有...
评分 评分《热风》收录了鲁迅自1918年至1924年所作的四十一篇杂文,于1925年11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依鲁迅在《题记》中所言,《热风》是鲁迅“觉得周围的空气太寒冽了”时的自说自话,换言之,《热风》是鲁迅对“周围的感受和反应”,是他对彼时中国病态社会的“无情的冷嘲”和“有情...
评分 评分先生为自己的集子起名颇为讲究,“周围的空气太寒洌了”故反曰“热风”,想他横眉冷对千夫指,嘴角浮起哂笑,从国学家到学衡派、志士、大官、讲鬼话的神童到全中国无数昏乱的奴才们一个都不落下。友人劝告他这是自然的话不是人们话,还道他是多么一个冷酷的社会观察家。可那卖“黄枚朱古律三文治”的人一句“那里那里”竟立时让先生惭愧了,终才恍然明白何谓“热风”。多么一等一的入世主义者,多么深沉的悲悯家啊!他这么说了“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可是后面还有这样一段“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只可惜百年已降,我们既没有等来太阳,连那星星点点的炬火也消失了,大先生所身临的寒洌空气如旧,人心依然很古啊。
评分“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 很深刻的文章集合,盼再读。
评分一针见血,逻辑清晰,爽。
评分“摆脱冷气”“什么是路”的话听得太熟太熟,以至于把它们放回原本的语境显得如此不搭调。最适合的地方是跟在中学作文里鲁迅说的后面,太诡异了。“文字须与时弊同时灭亡”,已经不大能领会很多评论原本的意思了,有些评论依然一针见血得惊人。“合群的爱国的自大”“冷笑的人”“含泪的批评家”“道德家过敏的神经”…先生战斗力太强了hhhhh“我所佩服诸公的只有一点,是这种东西也居然会有发表的勇气。”
评分“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 很深刻的文章集合,盼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