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加里(1914—1980),法国作家。原名罗曼·卡谢夫,俄籍犹太人后裔,童年时代在俄国和波兰度过,1926年移居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赴伦敦投奔戴高乐,参加“自由法国”空军,转战欧洲、北非和中东,获十字军功章和解放勋章等军事荣誉。战后二十年间在外交界工作,曾任法国驻洛杉矶总领事。
罗曼·加里于1945年发表处女作《欧洲教育》,一举成名。长篇小说《天根》(1956)和《来日方长》(1975)荣获龚古尔奖。自传体小说《童年的许诺》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他的作品充满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并贯穿着人道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奋斗精神,着力揭示人类文明所面临的种种灾难,谴责“欺诈、谎言和伪善”。
★ 作家、飞行员、外交官、导演、编剧……
★ 唯一一位两次获得龚古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
★ 二十世纪法国传奇作家罗曼·加里代表作
★ 1975年龚古尔文学奖获奖作品
★ 改编电影《罗莎夫人》获得1977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小家伙,别哭,老人要死,这是很自然的事。而你呢,你还来日方长。”
这个老混蛋,他想吓唬我,是不是?好长时间以来我就注意到,老年人经常说:“你还年轻,来日方长。”说的时候脸上还笑盈盈的,似乎心里感到非常高兴。
我站起身来。好吧,我知道我来日方长,我不会那么着急的。
1975年,罗曼·加里以埃米尔·阿雅尔为笔名发表了《来日方长》,再度获得龚古尔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罗莎夫人》获得1977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小说描写了阿拉伯孤儿毛毛和犹太妇女罗莎夫人相依为命、患难与共,同“种种压迫与非正义”抗争的故事,以生动细腻的笔调真实地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
“哈米勒先生,人要是没有所喜爱的人,还能活下去吗?” “我非常喜欢古斯古斯,我的小维克多,但也不能天天吃。” ——罗曼·加里 我不知道罗莎夫人死去后,毛毛会去哪里,他会不会成为一个拉皮条,会不会去卖屁股,还是...
评分阅读的时候,我就有种,这本书可以翻译得更好的感觉。借来英文译本来做读书笔记,随便翻阅便发现一些不同之处。推敲上下文,感觉中文译本在一些地方意译得有些丢失原著的味道。比如中文译本第13页第三段“这说明,他们并不真正爱超超,只是逗着它玩,寻个开心就完了。”英文译...
评分港真,这部小说的叙述方式让我想起《麦田捕手》,这部小说发表于1974年,作者是埃米尔.阿雅尔Emile ajar,1975年获得龚古尔文学奖,这个文学奖项据说在法国相当的正规和权威,都是当时的顶级作家才能匹配奖项,1984年杜拉斯的《情人》就曾获得该奖。这本法国版《麦田捕手》在我...
评分读到最后一个句号的时候,怔怔地停了好几秒才把书页合上。难以名状的情感在心头翻滚——努力斟酌着措辞,却也难以描述主人公间的关系脉络。 也许看多了法国文学便会明白,当皮条客、妓女、精神病人、杀人犯、异装癖者都成了行文的常客,标签化的偏见就自然不复存...
9/10 “这之前,他们怎么就没想到喊叫救人,噢,那是因为人活着的时候没有味道。”第二遍看更加感动了。
评分3.5
评分读到作者的身份介绍,我就在猜测作者应该是所谓世界公民类型的,果不其然。 同雨果《悲惨世界》,作者以为爱是拯救方法。但问题源头,以马克思,是资本利益;以弗洛伊德,是欲望抑制。或许在这些思想家眼里,作家及其作品也是没点到问题的核心吧。如此,文学的教化作用何在?只是正义、道德和爱的宣扬吗?或许,对普罗大众来说,这样已足够。 行文处处透着悲苦,爱和幽默。孩子的视角,纯真可爱,柔软多情。 关键词:托管 妓女 老年 爱
评分“人活在世上,不是想干什么才干什么,往往是碰上什么干什么,倒是挺自动的。”太难过了。等待死神降临的日子太揪心。身边有爱的人才能活下去,那么没有呢?就只有一把滑稽的旧雨伞作伴了。P.S.想找法语原版来看看。
评分读到作者的身份介绍,我就在猜测作者应该是所谓世界公民类型的,果不其然。 同雨果《悲惨世界》,作者以为爱是拯救方法。但问题源头,以马克思,是资本利益;以弗洛伊德,是欲望抑制。或许在这些思想家眼里,作家及其作品也是没点到问题的核心吧。如此,文学的教化作用何在?只是正义、道德和爱的宣扬吗?或许,对普罗大众来说,这样已足够。 行文处处透着悲苦,爱和幽默。孩子的视角,纯真可爱,柔软多情。 关键词:托管 妓女 老年 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