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除了学生爱国运动,更以“新文化运动”揭开了现代中国思想变革的序幕。在五四百年之际,重新思考新文化运动以及同一时期“旧文化”的跌宕起伏,便成为我们重建当前思想文化认同的重要资源。
本书为作者近年关于近代学术人物评论文字的结集,主要讨论唐文治、章太炎、马一浮、梁启超、周予同、潘雨廷的学术特点及在近代学术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兼及王安石与王阳明及其时代,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中国传统学术在新文化运动冲击下的际遇,揭示了所谓“旧文化”暨传统经学在近代的转折过程,呈现出不同于西式“新文化”叙事的另一种声音,揭示了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的若干面相和传统士人的精神传统,为传统文化如何焕发生机提供了深刻的思考。
在今天的研究格局下,历史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逝去的过往,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观察,在不同时空的映照下,历史往往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因此,从2018年开始,我们开始组稿,希望能做一套书,提供给读者观察和认识历史的多重维度,揭示历史的复杂与多变,引发人们对于历史与...
评分在今天的研究格局下,历史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逝去的过往,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观察,在不同时空的映照下,历史往往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因此,从2018年开始,我们开始组稿,希望能做一套书,提供给读者观察和认识历史的多重维度,揭示历史的复杂与多变,引发人们对于历史与...
评分在今天的研究格局下,历史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逝去的过往,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观察,在不同时空的映照下,历史往往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因此,从2018年开始,我们开始组稿,希望能做一套书,提供给读者观察和认识历史的多重维度,揭示历史的复杂与多变,引发人们对于历史与...
评分在今天的研究格局下,历史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逝去的过往,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观察,在不同时空的映照下,历史往往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因此,从2018年开始,我们开始组稿,希望能做一套书,提供给读者观察和认识历史的多重维度,揭示历史的复杂与多变,引发人们对于历史与...
评分在今天的研究格局下,历史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逝去的过往,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观察,在不同时空的映照下,历史往往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因此,从2018年开始,我们开始组稿,希望能做一套书,提供给读者观察和认识历史的多重维度,揭示历史的复杂与多变,引发人们对于历史与...
以知识体系解释经学很有启发!12世纪和19世纪的欧洲两次知识体系更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中国的知识体系更新迭代也有比较的可能性。感谢邓老师惠赠。
评分整个20世纪证明经学与经学思维方式毫无价值的类似努力无疑已经破产。如何保持学术自身学脉、捍卫文明自身生命力,或许真的有待于经学贴合时代喊出的新声。
评分我好晕啊
评分第一篇长文是不错的左翼学人行述(不是“谢本师”),之后的几篇是容易入耳的学术小品。作者学思与马、潘尤近,所以那两篇最能见其精神。
评分将经学理解为古代中国的“知识体系”固然是可以的观点,但作者明显还认为经学有其精神的一面,且貌似有必要在第三期“新经学”的过程中延续(作者似乎将马一浮、梁漱溟、熊十力、唐文治都纳入这样的理解框架),这有点不好理解(三分期也怪怪的)……我还是认为“经学已死”(当然胡适有过“新经学”的提法,那还是用整理国故的治史方法厘清原本经书中不懂的地方)。强调精神层面的问题,没有必要套用“经学”这一称呼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