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昂加尔(Peter S. Ungar)
生于1963年,美国古人类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阿肯色大学的杰出教授,该校人类学系的系主任和环境动态署负责人。在此之前,他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美国顶尖、世界著名医学院)和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2013-2014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将杜克大学列为全美第7名,与麻省理工学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并列。)任教。
昂加尔主要因他研究日常饮食对人类进化的作用而出名。他曾长时间在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的雨林里观察野生猩猩,研究了化石(从暴龙到尼安德特人),他还研发出了一系列新技术,利用先进的表面分析技术从牙齿的外形以及牙齿的磨损情况解读有关饮食的信息。
他已经写了150多篇关于生态和进化的科学论文,这些论文见于《科学》、《自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和《皇家学会哲学汇刊》等学术期刊上。
不管你是否意识到,我们嘴里都带有进化的遗产。我们的牙齿就像一个活化石,可以用来做研究,也可以与祖先的牙齿做对比,从而让我们明白我们是如何进化成人的。在《进化的咬痕》中,著名古人类学家皮特•昂加尔介绍了人类在理解人类进化与气候变化方面取得的前沿进展,以及利用牙齿化石解读日常饮食的方法。作者第一次将这两者结合到一起,对牙齿的外形、化学组成和磨损情况等方面展开了卓越的研究,这些结果揭示了我们是如何进化为人的。
昂加尔描述了如何通过牙齿的“食痕”(由于进食导致牙齿上形成的微磨损)探究动物在过去究竟吃些什么的详细信息。这些线索结合古气候学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共同揭示了变幻莫测的气候如何改变我们祖先的食物选择,这也就是昂加尔所谓的“生物圈的自助餐”。当日常饮食改变时,物种就会发生变化,昂加尔发现了日常饮食和变幻莫测的气候是如何决定我们的祖先谁被淘汰、谁又能存活下来的,同时他还找到我们从觅食者转变为农民的原因。通过筛选证据和我们牙齿上的食痕,昂加尔得出了自己的重要结论:什么样的饮食是最适合人类的,什么样的饮食习惯是最不适合的。
《进化的咬痕》栩栩如生地讲述了世界各地的一些发现以及科学突破,为读者从牙齿这个独特的角度分析了人类惊人的进化过程。
一直以来,我很被一类主题所打动,那就是“以小见大”。“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粒沙子就可以映射宇宙的存在。这本书就是这种风格,作为自带化石特质,最易被留存、被挖掘的人体器官——牙齿,必然成为考古生物学家的研究利器。因此牙齿足以成为了我们最强有力的透视世...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一个人的牙齿里藏着他的故乡。
评分没想到最后一章讲起了现代人饮食与口腔健康,另居然有烤土豆皮这种食物。 天文学“米洛克维奇循环” 地球自转的向心率、地轴进动周期与黄赤交角(轨道从偏圆到椭圆的周期变化),海洋沉积物与陆地碳酸钙同位素测古气候学,古生物学,文化人类学与比较动物学,物候学,格林兰冰与近10万年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压力,自然选择从来是一种结果导向的回朔叙事-用进废退”的错觉。东非裂谷出现分隔了大猩猩与古人类。
评分阅读体验一般,记录下重点:人类作为物种进化的成功不在于数量多,而在于传播广。所以地理差异(横向)和气候变化(纵向)共同影响食物供给,改变牙齿-颌骨发育,烹饪和现代加工食品进一步弱化咀嚼能力。人类祖先饮食差异巨大,并无单一模式可参照,最后一章批评了各类流行的饮食运动。
评分1.本质是本文献综述,逻辑清晰,知识点丰富,大量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假说、证明和证伪,适合作为牙齿/饮食/人类起源 三关键词研究的纲领性教科书,不是轻松的科普。我看到一半开了个文档回头去第一章重新梳理知识点了,否则再看下去没有意义,根本不进脑子。2.看这本之前可以先看一下《第五次开始》和《考古的故事》,会稍微减轻一点点阅读难度。3. 我现在一看到马达加斯加的狐猴,脑子里就自动播放"I like to move it move it"还自带狐猴屁股和尾巴画面……
评分是一本好书,但不是科普。对生物不感兴趣的读者应该会感到枯燥。从牙齿的角度研究进化史,角度新颖,喜欢古生物的读者会感到津津有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