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美寶
現任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係學教授,廣州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英國牛津大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社會文化史,近年緻力於從聲、色、味幾個方麵,探討華南的地域文化如何在一個跨地域的情景中漸次形成。
本書收入作者多篇論文,從地域文化的言說、族群身份、方言書寫、香港在中英和華南的位置等幾個方麵,探討曆史研究如何從具體的地方齣發,卻能走齣“地方”,檢討國傢和民族框架下的曆史敘述。“走齣地方”的另一重意義,也體現在作者對新舊史料的利用和思考,多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將歌冊、字典、繪圖、博物館藏品等實物材料置於更廣闊的脈絡中閱讀,並討論時至20、21世紀之交,網絡時代數字化的史料如何改變著曆史研究的對象與方法。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喜歡三篇書評和陳寅恪的故事,尤其對地方性知識和泰雅人兩文印象深刻
评分程美寶先生的單篇代錶作論文集,第一部分為書評、第二部分為田野書寫、第三部分為理論探討、最後一部分是對未來史料、史學理論發展的思考。《區域研究取嚮的探索》探討楊念群《儒學地域化的近代形態》一篇,還有《超越地方史的華南研究》評麥哲維《學海》兩篇書評乃上佳之作,《從民俗到民族:1930s知識分子的民族主義與民俗學興趣》一文堪稱田野書寫的典範之作,《數字時代的曆史事實建構:以電子族譜編纂為例》一文書寫於十年前前瞻意識強烈。大部分都能在知網上下載到。
评分“重視理解當地人的觀點,重視理解當地人的知識結構、內容以及知識傳遞的方法,重視理解當地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語言和其他錶述方式,對自己作業研究者譯釋上述三方麵的局限有所警惕”;“近代廣東的學術譜係和錶述,實際上是漢宋調和的事實和漢宋相爭的觀點二者交錯之變奏”;“‘鄉土’這個概念給鄉土教材的作者一個空間,裝載瞭他們對所謂傢鄉的有距離的瞭解、想象和感情”。印象最深的是寫楊念群的書評,寫陳寅恪與牛津,以及《國粹學報》博物圖畫背後體現的經營銷售技巧、印刷技術和畫人蔡守最後選擇金石書畫之學來定位自己的內容也很有趣!
评分很有意思的論文集,簡而言之是區域(華南地區)視野下的的社會文化史研究。中大曆史係的幾位教授的研究都是基於某一區域的,比如劉誌偉教授研究明清廣東的賦役製度,王承文教授研究唐代環南海地區的開發和社會變遷,謝湜教授研究明清江南曆史地理,等等。這本書也不例外,作者聚焦於華南,但所收文章討論的範圍很廣,有對“新史學”等概念的探討,有學人往事,也有幾篇書評。此前在網上讀到過程美寶教授的訪談和演講,自是我對她的研究十分感興趣。一言蔽之,這是一本瞭解近代嶺南社會和文化的好書。
评分喜歡三篇書評和陳寅恪的故事,尤其對地方性知識和泰雅人兩文印象深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