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20世纪美国小说家、记者,“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一生经历丰富、传奇,写作风格简洁明快,以“文坛硬汉”著称,对现当代美国和世界文学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代表作有《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1953年凭借《老人与海》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本文集收录了海明威全部长、中、短篇小说和全部非虚构类纪实作品,作家唯一的剧本《第五纵队》及影片《西班牙大地》解说词,以及作家书信集也悉数收进,凡16种(18卷),辅以大量原版插图、珍贵历史影像,图文并茂,全貌再现海明威作品及其生平。
本文集译者名家荟萃:吴劳、鹿金、蔡慧、陈良廷、主万、董衡巽等一代英美文学翻译大家模范译本有口皆碑、历久弥新,辅以详尽背景资料和译序解读,以精良文本,致敬经典。
★海明威诞辰120周年 名家名译
★海明威的“二战回忆录”
★西班牙独立战争的史诗绝唱
丧钟为谁而鸣》是海明威的主要作品之一。美国青年罗伯特•乔丹志愿参加西班牙政府军,在敌后搞爆破活动。为配合反攻,他奉命和地方游击队联系,完成炸桥任务。在纷飞的战火中,他与被敌人糟蹋过的小姑娘玛丽 亚坠入 爱河,藉此抹平了玛丽亚心灵的创伤。在三天的时间里,罗伯特历经爱情与职责 的冲突和生与死的考验,人性不断升华。在炸桥的撤退途中,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自己却被炮弹炸断了大腿,独自留下阻击敌人,最终为西班牙人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丧钟为谁而鸣》可以看做海明威的“二战回忆录”,大部分情节来自海明威的真实体验。小说以其深沉的人道主义力量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他的风格是我这辈子见过最空前绝后的 凛冽 极度悲观 干练 潇洒 就像他的硬汉精神和最后的毁灭 他不属于任何时代 伫立在时间的侧面。
评分【2016年第一本小说】 【第一次发豆瓣长评】 三天的故事,用了将近两个月读完。从没对一本书产生过这样的感觉——不是那样地动人心魄,逼着你看到结尾;也不是乏味冗长到弃书的地步。它是这两个月来忙碌生活的细水长流般的滋润,每一次再翻开继续读下去,都能带来一种...
评分 评分【2016年第一本小说】 【第一次发豆瓣长评】 三天的故事,用了将近两个月读完。从没对一本书产生过这样的感觉——不是那样地动人心魄,逼着你看到结尾;也不是乏味冗长到弃书的地步。它是这两个月来忙碌生活的细水长流般的滋润,每一次再翻开继续读下去,都能带来一种...
评分全书围绕年轻人罗伯特乔丹奉命去炸一座桥而展开,他是一位爆破员,一名西班牙语讲师,也可以说是一名反法西斯主义者。这位年轻人富有理想,充满朝气,勇敢,有正义感,怀着“为全世界被压迫的人们鞠躬尽瘁的感情”,“反对所有的暴政,为你所信仰的一切,为你理想的新世界而斗...
很细腻,特别是描写罗伯特与玛利亚两人间的对话,亲切而充满温暖与爱意。在故事开始,即便知道这次的任务,凶多吉少,毅然去布置完成。参加这场不属于他的战争。
评分很细腻,特别是描写罗伯特与玛利亚两人间的对话,亲切而充满温暖与爱意。在故事开始,即便知道这次的任务,凶多吉少,毅然去布置完成。参加这场不属于他的战争。
评分很细腻,特别是描写罗伯特与玛利亚两人间的对话,亲切而充满温暖与爱意。在故事开始,即便知道这次的任务,凶多吉少,毅然去布置完成。参加这场不属于他的战争。
评分8/16。文字的力量,叙事的节奏以及背后的视野都达到了最佳状态。《太阳照常升起》中啰啰嗦嗦的笔调和《永别了武器》那种小格局都被抛离之后,海明威的长篇小说终于达到一个新高度,甚至是至高点了。能在72小时不到的螺蛳壳里做出这一番大道场:白描接意识流,频繁人称转换,多线叙事左右开弓,人物形象随行文补正......这才是纯文学的笔力,相比之下,埃科那些四十万的字长篇就要差一些了。
评分#海明威的亲身经历让全书的形象塑造和细节安排显得十分真实可信,一下就把读者带回到了八十年前的西班牙。镇公所处决法西斯一段读来十分震撼,上一次有这种感受还是在《奇鸟行状录》读到山本被剥皮。对战斗过程的描摹细致而精彩,扣人心弦。聋子一伙阵亡以及最后的处理非常硬朗!“任何人的死亡使我有所缺损,因为我与人类难解难分;所以千万不必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浓重的反战情怀+硬汉作风,也许真的是“男人必读”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