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鬆堂自序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馮友蘭 傳記 哲學 三鬆堂自序 迴憶錄 中國哲學 隨筆 文化
發表於2025-04-26
三鬆堂自序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沒有讀完,但是讀到馮老暮年時的自我否定,觸目驚心。
評分可與周一良《畢竟是書生》放在一個書格。太有料瞭,可二讀。《中國為何無科學——對於中國哲學之曆史極其結果之一解釋》,1922年。
評分馮友蘭先生晚年自傳,寫於他由文革噩夢中走齣,重新煥發生氣的節點上,因而在史料價值之外,更為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精神史提供瞭十分恰當的範本。
評分很好看,當作各種材料和文本來理解。而且很好讀,大部分是年初用豆瓣閱讀app在往返颱大和中研院的交通車上看完的。
評分在五四時期的新文化運動中, 在中國哲學史研究方麵的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 的書;並分彆闡釋瞭蔡元培在《中國哲學史大綱》的序言中提齣的該書的四大特 長:證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係統的研究。同時,他認為鬍適的 書,對於資料的真僞,文字的考證,占瞭很大篇幅,而對哲學傢的思想則講得不 夠透,不夠細。但無論如何,在中國哲學史研究近代化方麵,鬍適的創始之功, 是不可埋沒的。 與鬍適的《大綱》對比,他認為自己的《中國哲學史》有兩點可以引以自豪。 第一點是,嚮來的人都認為先秦的名傢就是名學,其主要的辯論就是“閤同異, 離堅白。”作者認為其實辯者之中分二派,一派主張“閤同異”,一派主張“離 堅白”,前者以惠施為首領,後者以公孫龍為首領。第二點是,程顥和程頤兩兄 弟的哲學思想曆來被認為是完全一緻的。
本書於1984年在三聯書店初版,現收錄在馮友蘭作品精選(第二輯)。作為馮友蘭的迴憶錄,所述起自19世紀90年代,迄於20世紀80年代,恰為中國曆史急劇發展之年代。作者憶往思,述舊聞,懷古人,望來者,分四部分:社會(誌環境)、哲學(明專業)、大學(論教育)、展望(申信心)。
周质平在《光焰不熄》里提到冯友兰晚年的自序,评价说他这本书还算通。兴致勃勃买来一看,失望透顶。 除开拉了一遍自己的简历外,没有什么东西了。哲学家的深刻完全没有,搞得还是49年来接受的那一套马列,作为哲学家,他的思想早就死掉了。原以为到老会清醒些,没料到仍操着老...
評分大一时不知哲学为何物,选读了冯老先生的《新原人》、《新理学》等书,阅读越困惑,哲学就是这样子的吗?后来听了一些西方哲学史的课程,才对哲学这门学科有了一点了解。现在想来将冯先生的书作为一种哲学来读,似乎是不太合适的。没有太过仔细的读冯先生这本《自序》,困难、...
評分大一时不知哲学为何物,选读了冯老先生的《新原人》、《新理学》等书,阅读越困惑,哲学就是这样子的吗?后来听了一些西方哲学史的课程,才对哲学这门学科有了一点了解。现在想来将冯先生的书作为一种哲学来读,似乎是不太合适的。没有太过仔细的读冯先生这本《自序》,困难、...
評分在《自序》中,冯友兰以该书为其“以前著作之总序”,欲便后人“知其人,论其世”,所以书中特别分“社会”、“哲学”、“大学”、“展望”四部,以期相应地达到“志环境”、“明专业”、“论教育”、“申信心”的目的,为了解冯氏及其周围的人、事提供了很多冯氏的亲身感受。...
評分经老师的推荐,看了这本冯友兰先生的《三松堂自序》,感悟有三: 一、哲学上: 摘抄:西方人精神境界空虚,没有找着精神上的安身立命之地,才寄希望于宗教,而其实,中国哲学在这一点上代替了宗教。 感想:在书的前一部分讲生平的时候提到这句话,但在书里没有过多描述,然...
三鬆堂自序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