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芝(1865一1939)愛爾蘭著名詩人、劇作傢和散文傢。他齣生於都柏林一個畫師的傢庭,1884年違背父願,丟開油彩、畫布,專心緻力於詩歌創作。他一生創作豐富,其作品吸收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神秘主義、象徵主義和玄學詩的精華,幾經變革,形成瞭自己獨特的風格。1923年,葉芝獲得諾貝爾文學奬,成為獲此殊榮的第一位詩人。晚年葉芝百病纏身,依然筆耕不輟,創作瞭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被艾略特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英語詩人"。1939年1月28日,葉芝病逝於法國的羅格布隆。
《葦間風》精選瞭諾貝爾文學奬獲得者葉芝的最經典作品。因詩人深受東方神秘教義的影響。圍繞善與惡、美與醜、生與死、靈與肉進行瞭獨特的創作。詩人前期作品帶有脫離現實的唯美主義傾嚮,浪漫、朦朧,中期作品則歌頌著愛爾蘭民族特有的創想性與熱情,而後期作品更為成熟地融入瞭現實主義、象徵主義與哲理思考三種因素進行創作,以內涵豐富的象徵手法取得較高的藝術成就。具有很高的文學與藝術價值。
神奇的是 我是在drop了literature这门课之后才开始认认真真读叶芝的诗。 首先申明。我应该是挺个悲观的孩子。 不知道多少人透过叶芝的诗,在看他一生的爱情的时候,有没有想起自己曾经的那些奋不顾身呢? 大家都喜欢《当你老了》。水木年华的《一生有你》是不是也在向这首诗 向...
評分上周买了本叶芝的诗集—《苇间风》 却只看了其中的一篇《当你老了》 关于这首诗,到现在我还是只喜欢那一个译本,在以前的一篇日记里写过的,出自著名诗人袁可嘉的译笔,那真的是一首诗啊,而不是对着英文句子按照某种语法规则变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排列方式,就...
評分引言 什么是诗?是在月光的清辉在大地上倾泻之时,大海礁石上美人鱼的歌声吗?是在暮春时节,天空中游弋的风筝和大地之上孩子们奔跑的歌声吗?还是目睹生命中种种不快后愤怒的发泄,抑或是恋人唇边温柔的耳语?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能臆想。也许当我们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随...
評分那是一份怎样的情感? 当你老了。。 似乎有这样一个公式贯穿着俗世的爱情-- 我爱他。他不爱我。 或者 他爱我。我不爱他。。 有谁能保持那份喜爱沸腾而不始终如一? 然后在经年后 在被稀释了的忧伤中默默念叨 爱情如何逝去。。 灵魂的高度 写在一座山的巅峰之上~
評分诗译得固然很好,序言却给了这本书独特的灵魂.读了序言之后才明白这个版本为什么消失了--------燥热的1989年,6月3日晚上的最后笔记,一个月后的逝亡........猛然想起了曾经有个时代的青年,他们虽然鲁莽,却皆由于他们的年轻,他们的热爱.他们的时代有爱情,贺连不老的灵魂无论走得多...
誰愛我青春的片影。
评分喜歡這個係列書的裝幀,那些插圖很美。
评分Our souls are love, and a continual farewell
评分不喜歡裏麵的插圖。齣版社要努力啊。
评分不喜歡裏麵的插圖。齣版社要努力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