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1903年出生于俄国基辅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移居巴黎,凭借其处女作小说《大卫·格德尔》(1929年)凳上法国文坛。二战爆发后,她躲在法国南部一个小镇里。1942年夏被杀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
2004年,由内米洛夫斯基的女儿德尼斯·爱泼斯坦在母亲遗物中找到的未完成小说《法兰西组曲》得以出版,破例获得当年度法国雷诺多文学奖,迅速成为风靡世界的当代文学经典。
“然而,在无动于衷的人群里,契诃夫的妻子和母亲紧紧地偎依着,相互搀扶。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当中,契诃夫曾经真正深爱过的,惟有她们俩。”
是看到这里,要合上书页之时,才能真的明白,什么是“混合着玩笑、伤感和平静的失望”,什么是“水晶一般的冷漠”。在疲惫的孤独的背面,始终希望能够捕捉到一丝让这个世界亮起来的清美的光辉——这是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笔下的契诃夫,也是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自己。
——袁筱一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个人,并没有因其不幸的身世而遭到贬低。穷困潦倒,拖家带口,体弱多病,安东·契诃夫的一生历尽坎坷。其中艰辛,被朴实的语言一一道来,没有华丽的词藻。他生于苦难,长于苦难。过去,我们只因他的作品而爱戴他,崇拜他。如今,我们对他的爱戴和崇拜将更进一步。这应归功于这本传记。它在世界文学史上铭刻下了动人的篇章。经由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契诃夫将令我们感到更加亲切,也更容易接近。
——让-雅克·贝尔纳(法国剧作家)
--------------------------------------------------------------------------------
内容简介:
俄国文学大师安东·契诃夫一生历尽坎坷,他拖家带口,体弱多病,穷困潦倒。然而,他又是勇敢、顽强和勤奋的。他二十六岁业已成名,家喻户晓。但是他最初写小说只是“玩玩”,但他缺乏自信,甚至不敢署自己的名字。是一位年过六十五岁的老作家在偶然读到他的一篇小说并被他打动后,富有远见地与他通信,鼓励他,指导他……
作为俄裔作家,内米洛夫斯基从小深受契诃夫的影响,在她的作品中渗透着契诃夫的文学精神。在这部篇幅不长的传记作品中,内米洛夫斯基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契诃夫,并且超越了对其人生的呈现,令我们的阅读之旅愈加荡气回肠。
我非常喜欢女作家内米洛夫斯基,但我认为这本书并非作者的上乘之作。也并非一本优秀的传记作品。 和作者最著名的《法兰西组曲》一样,本书的构成是短章节式的。同样的,每一章节的主题也并非一尘不变,去写契诃夫人生。作者有时写俄罗斯的时局,有时跳出来,以旁观者的角度着...
评分 评分(一) 《契诃夫的一生》,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封面用了淡粉的底色。这个颜色自然无可厚非,只是拿在路上看的时候,很容易就显得脏起来。封面左上侧是内米洛夫斯基的照片,说不好是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远远地望着,好像是很远的地方。内页的开始,是契诃夫及其家人的一...
评分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契诃夫给我们的印象主要来自于《变色龙》和《套中人》。似乎只有这两篇作品在教材中出尽风头。我没有去阅读过他的其他作品,也无从了解契诃夫对于他自己,对于这个世界,怀着一种怎样的情感。他的文字中透露出的自然而然的冷漠和刻薄,让我感到不寒而...
评分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契诃夫给我们的印象主要来自于《变色龙》和《套中人》。似乎只有这两篇作品在教材中出尽风头。我没有去阅读过他的其他作品,也无从了解契诃夫对于他自己,对于这个世界,怀着一种怎样的情感。他的文字中透露出的自然而然的冷漠和刻薄,让我感到不寒而...
难驾驭的题材,不够用的生命。世界是美丽的,只有一样东西是丑恶的:我们。
评分亲切的契诃夫,让人心酸的人生。不过在小说的技法上似乎不如《巴登夏日》呢~
评分“开头总是满当当的许诺,中段便变得皱巴巴怯生生,到结尾......烟花一场”“玩笑、伤感和平静的失望。”俄罗斯气质。有灵魂感的文字。
评分“后来,描写他的评论和传记都说在一八八六年到一八八九年间他转变了,变成了另一个人,另一个作家。事实上,他并没有改变;他只是认识了他自己。”P76
评分又读到一本好传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