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1903年出生于俄国基辅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移居巴黎,凭借其处女作小说《大卫·格德尔》(1929年)凳上法国文坛。二战爆发后,她躲在法国南部一个小镇里。1942年夏被杀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
2004年,由内米洛夫斯基的女儿德尼斯·爱泼斯坦在母亲遗物中找到的未完成小说《法兰西组曲》得以出版,破例获得当年度法国雷诺多文学奖,迅速成为风靡世界的当代文学经典。
“然而,在无动于衷的人群里,契诃夫的妻子和母亲紧紧地偎依着,相互搀扶。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当中,契诃夫曾经真正深爱过的,惟有她们俩。”
是看到这里,要合上书页之时,才能真的明白,什么是“混合着玩笑、伤感和平静的失望”,什么是“水晶一般的冷漠”。在疲惫的孤独的背面,始终希望能够捕捉到一丝让这个世界亮起来的清美的光辉——这是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笔下的契诃夫,也是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自己。
——袁筱一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个人,并没有因其不幸的身世而遭到贬低。穷困潦倒,拖家带口,体弱多病,安东·契诃夫的一生历尽坎坷。其中艰辛,被朴实的语言一一道来,没有华丽的词藻。他生于苦难,长于苦难。过去,我们只因他的作品而爱戴他,崇拜他。如今,我们对他的爱戴和崇拜将更进一步。这应归功于这本传记。它在世界文学史上铭刻下了动人的篇章。经由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契诃夫将令我们感到更加亲切,也更容易接近。
——让-雅克·贝尔纳(法国剧作家)
--------------------------------------------------------------------------------
内容简介:
俄国文学大师安东·契诃夫一生历尽坎坷,他拖家带口,体弱多病,穷困潦倒。然而,他又是勇敢、顽强和勤奋的。他二十六岁业已成名,家喻户晓。但是他最初写小说只是“玩玩”,但他缺乏自信,甚至不敢署自己的名字。是一位年过六十五岁的老作家在偶然读到他的一篇小说并被他打动后,富有远见地与他通信,鼓励他,指导他……
作为俄裔作家,内米洛夫斯基从小深受契诃夫的影响,在她的作品中渗透着契诃夫的文学精神。在这部篇幅不长的传记作品中,内米洛夫斯基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契诃夫,并且超越了对其人生的呈现,令我们的阅读之旅愈加荡气回肠。
好的传记作品可以让我们对主人公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这还不够,主人公的经历可以为我们面对人生困境时做出适宜的选择,这会让我们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我购买这本书来阅读的理由是对这本书的介绍:“他家境贫寒,没有快乐的童年,很早就通过依靠写作维持大家庭的生计,几部戏剧...
评分1904年一个闷热的夏日夜晚,安东•契诃夫躺在巴登维勒一所旅馆的床上,生平第一次自己要求见医生,奥莉加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她忧伤而疲惫,置身于无动于衷的人群当中,感到更加无助、孤独,他想起附近住着两名俄罗斯大学生……小说正文的结尾和雷蒙德•卡佛的《差事》接上...
评分小时候上语文课学过契诃夫的作品,但现在已经不太记得那些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了。看内米洛夫斯基笔下的契诃夫,很难想象那么出名的一位作家,一生是那么地艰苦,甚至曾经被父母抛弃,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但就是这个最不为父母疼爱的孩子,终究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文坛获取了很...
评分小时候上语文课学过契诃夫的作品,但现在已经不太记得那些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了。看内米洛夫斯基笔下的契诃夫,很难想象那么出名的一位作家,一生是那么地艰苦,甚至曾经被父母抛弃,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但就是这个最不为父母疼爱的孩子,终究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文坛获取了很...
“后来,描写他的评论和传记都说在一八八六年到一八八九年间他转变了,变成了另一个人,另一个作家。事实上,他并没有改变;他只是认识了他自己。”P76
评分又读到一本好传记。
评分俄罗斯到底是怎样哀愁到骨子里的民族啊
评分内米撇开了她在大卫格德尔里比比皆是的华丽语言用非常朴素的腔调写了契诃夫,中间数次提到了托尔斯泰,然后我就哭了。实在是太爱他们两个,托尔斯泰和契诃夫,不论是作为作家还是作为人。而后者作品里那种作家的冷漠常常钝重地让我无所适从,他太两手空空了,以至于热情于他像一种残疾,距离和冷漠才是必须,写作是谋生而不是出路,在最开始,连对自己他都只抱有最低限度的期望。而我知道,这种冷漠,其实也是内米自己,此书展现了她犀利的文学观点。看喜欢的作者这样结合起来,真是一种幸福。
评分仿佛就像听邻居家的奶奶讲一个曾住在她家隔壁的故人 那么近又那么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