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伟格(1977—),出生于新北市万里区,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系硕士班,现为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讲师。
曾获1999年“台北文学奖”短篇小说评审奖,2000年“台湾省文学奖”短篇小说优选、“大专学生文学奖”短篇小说叁奖,2002年“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以及2010年“台湾文学奖”图书类长篇小说金典奖。著有舞台剧本《小事》、散文集《童话故事》、短篇小说集《王考》与长篇小说《无伤时代》《西北雨》。
一位难以解读的小说家
一部台湾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经典
联合报文学小说大奖得主,童伟格作品首次引进
◎ 编辑推荐
★ 童伟格是台湾六年级小说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曾获台湾省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台湾文学金典奖等认可,被认为是袁哲生、骆以军之后“内向世代的集大成者”。
★ 魔幻写实、乡土主义、现代主义、内向世代……我们能从童伟格的书写轮廓中瞥见许多风格,却无法用某一个特定的形容词去概括他。如同骆以军所说:“童伟格的可怕,在于他可以解释其他全部人,而竟无人能解释他。”
★ 作为童伟格首次引进的作品,《王考》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它是童伟格25岁出版的首部作品,一出版便惊艳台湾文坛,在其中他将种种小说的技艺操练到相当的高度,如黄锦树曾言:“童伟格的小说写作,几乎是一开始就很成熟了,好似直接跳过了学徒的阶段,第一部小说集《王考》里的多个短篇就几乎是杰作。”
★ “我问祖父,爱情是什么?我问他,人怎么这么愚蠢?我问,我们活着为什么?”在《王考》中,童伟格用锐利的冷调文字捕捉生命中的神秘瞬间,讲述老灵魂不欢的童年故事。他拆解具体情节、冻结叙事时光,让人物直接和命运对话。故事仓皇流转,却始终覆盖在死亡的阴影之下。
◎ 内容简介
在这部短篇小说集中,童伟格运用乡土、魔幻写实,甚至是历史与神话的嫁接等各种自由的叙事,拓展出九篇面貌繁复的作品,并在这些篇章以滨海山村为原点,反复书写来去其中的人。他们跨过山,越过海,穿行公路,去往城市,最终又回返山村。不断徘徊的人们,重复出现的场景,让小说展示出一幅幅时间冻结的画面,并且在一次次静止的瞬间之中,直面命运。
◎ 名人推荐
★ 我确实为童伟格这些篇优美纯粹的小说迷惑吸引。“怎么可能那么好?”那是一个比我的小说启蒙时刻上跳了几十年的,宽阔而完整的“人直接与命运对话”“叙事尚未被污染之前”的地貌。
——台湾小说家 骆以军
★ 《王考》彻底的抒情风格,也道出童伟格与抒情主义的亲缘性。在这一点上,他的写作可说是位于其他两个早夭的同代人袁哲生(强烈的抒情性)和黄国峻(标准的现代主义)的延长线上,企图更远地朝向其消失点——那永远不可能趋近的可能性的尽头。
——马华文学作家 黄锦树
★ 老灵魂不欢的童年,这是我对童伟格的小说看法。他几乎用小孩“我”的口吻说故事,锐利而冷静,情节流畅,难得之处是他擅用人物的动作描摹内心状态,纯然带着说故事的本色。读他的小说,我想到的画面是:“乡村杂货店前的老人,讲着童年故事。”
——台湾小说家 甘耀明
★ 在《王考》这本小说中,处处充满了死亡与失落的阴影,仿佛是不可抗拒地陷入到一个时间与时间的夹缝之中,指针卡住,故人物仓皇流转在梦境与现实的边际,而生与死俨然成为一体之两面,记忆斑驳成为拼凑的残缺碎片。
——台湾作家 郝誉翔
◎获奖记录
★《我》荣获1999年“台北文学奖”短篇小说评审奖
★《暗影》荣获2000年“大专学生文学奖”短篇小说叁奖
★《躲》荣获2000年“台湾省文学奖”短篇小说优选
★《王考》荣获2002年“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
★ 作者以长篇小说《西北雨》成为2010年“台湾文学奖”图书类长篇小说金典奖得主
林颐/文 童伟格的小说,总给我一种时间凝滞的感觉。《王考》《无伤时代》《西北雨》,前者是短篇小说集,后两部是长篇小说,成书时间大约集中在近十余年,书写对象大多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转型化时期无所适从的偏隅城镇或乡村百姓。他们跟不上现代的脚步,仿佛被分隔在另一...
评分77年生人,算到现在四十几岁,如果是在四十几岁写的小说,算不得什么惊奇,然后整本小说集却是作者在二十几岁写就的,关于人生的生老病死,时间的轮轮回回,是特定的环境塑造了那样的性格,还是特定的性格在那样的环境里自然生长,也许没有人知道答案。如此过早的看透一切,还...
评分上周末看完《王考》,正好好朋友也看完啦,然后我们就聊了聊其中《叫魂》一篇。其实聊了好多感受,但我有些记不太清了,写一写还记得的,希望看过的朋友也留言一起聊聊这篇的各种细节呀! z:我喜欢《叫魂》胜过《王考》,可能是因为我不喜欢《王考》里面祖父那种文化人的形象...
评分本文为资料及讲座收集 标注原创标为防止抄袭 请勿打赏 感谢阅读 ·№· 童伟格讲过塞林格,他用了两堂课的时间讲《麦田守望者》,饱含深情,令人感动。 晚上的时候,重新整理课堂录音,竟然觉得要落泪了,他讲述一个两个三个《麦田守望者》里的画面,纽约公园里的野鸭子,墓地...
评分有一种非常奇妙的气韵,不恰当的比喻是像把很多充满魏晋志怪气质的片段编织在一起,结果形成一个充满棱角,不规则,但是又很缓和的……东西。语言也节制,但是热烈?阅读体验像是跟随他的引导,坦然地在一片浓雾中穿梭翱翔,迷惘但是安心
评分童伟格擅长以文字建造场域,他的山村总是下雨,以致于他写到城市的时候,每一场雨(《我》《暗影》都有下雨)都会让人想起山村的雨。他的人物在雨中的山村诞生,总是充满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让他们犹如行走在世间的鬼魂,而那些真正的鬼魂,却因此变得轮廓清晰,到最后也就难以分清虚实了。其实我还蛮想看到被困在这个场域里的人物冲出去,或者外部的人走进来。童伟格的小说,语速很慢,这部短篇集里大部分小说应该都是他二十岁出头时的作品,语气却有点老成。相比之下,喜欢《假日》的真诚,而《王考》在技术上也相对成熟。
评分九个短篇整体有机串联,「父亲」形象的恒久缺席或死亡,除了联想到布鲁诺·舒尔茨(开篇“祖父兀立原位,像一只无可如何的鹤。”如附身般),附录提及1984年其父死于矿难,亦可窥见现实的观照。《王考》《叫魂》《驩虞》是我理想中所谓“乡土文学”的样貌,一面神话志怪、民俗文化、历史传说的缠绕裹身,另一面则超脱于具体时空,具有拿捏古典与现代的凌驾感,很遗憾在内地作家中几乎看不到这种写法,而这股血脉竟被神奇地嫁接到对岸。《暗影》:“他奋不顾身往下跳,拖着整个世界往下掉。”《躲》:根植于现实的超现实情节,在结束时突然获得奇异的能量,仿佛一面颓丧的破帆突然鼓胀起来。《驩虞》:独特而私人化的意识流写法,将琐屑俗事的微渺游荡与蚍蜉漫游宇宙洪荒同步结合,时间完全逆转错乱,领悟到“世间最易临摹的乃是人与人间的孤隔”。
评分终于出来了!“童伟格的可怕,在于他可以解释其他全部人,而竟无人能解释他。”这是骆以军的一则评语。虽则童伟格如此厉害,但对于大陆读者,他仍是一位陌生的作者。本书是他二十五岁时出版的作品。
评分神话,地方志,野台戏,乡土书写,诡谲现实……25岁的童伟格就能以如此大气的谋篇布局,处理好人物之间的隐匿关系,语言的准确及弹性更是让人惊叹。回环往复的,终究是命数遭逢。有些人是天生的小说家,比别人多活过一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