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健三郎,1935年1月31日出生于日本爱媛县喜多郡大濑村。排行第三。20岁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奖,1957年发表小说<死者的奢华>,成为“芥川文学奖”候选作品,川端康成称赞这篇小说显露了作者“异常的才能”。大江健三郎正式登上文坛。其重要作品有:<饲育>获第39届“芥川文学奖”,<性的人>,<个人的体验>获新潮文学奖,<广岛札记>,<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燃烧的绿树>获意大利蒙特罗文学奖等。199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广岛札记》作者通过“广岛”这个透视镜,把即将宣告死亡的“悲惨与威严”的形象一个个地记录了下来,并向读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类应如何超越文化的差划而生存下去?大江还探讨了“生的定义”,将儿子疾残带来的苦痛,以及经历原子弹爆炸的悲惨事件,作为文化问题来思考。
很久没有读到让自己内心深深震撼的书了,广岛核爆酿成的人间悲剧震醒了我心中的那根神经。我们生活在拥有核武器的泱泱大国,从小所受到的教育却从未提及核武器及核能的危害,教科书里写的只有原子弹和氢弹那让人‘肃然起敬’的强大威力,说其是肃然起敬换个角度是让人毛骨...
评分此书有两个文章:《广岛行》《生的定义》。第一次看关于广岛的书时,还颇有些动容,原子弹给日本人民带来的苦难委实是难以言说,所以日本人对核武器的情感也值得同情。可是现在看来却有些虚伪。我试想了一下,把文章中的广岛核爆换成南京大屠杀也是一样的。怎么日本人要比中国...
评分天阴阴的,随时都会下起雨来。鸟雀在树木间匆忙地飞来飞去,而不论灰蒙蒙的枯枝,还是满缀春意的林叶,全都不安颤动着,无法为这些小生灵提供一个短暂的安然居所。植物的骚动传染给路人,但就连窗内的我也瑟瑟索索起来,甚而阅读也变得不安且迷离。 大江健三郎谈战后日本文学...
评分实话实说,这样一本书,我没有办法喜欢,但我会一直读下去,读到我或许有点思路的时候,原因是,我作为一个中国人,需要从中整理出的东西太过复杂了,就好比是,你要从五彩斑斓又不慎被喷了赭色颜料水的油画中整理出一副或许存在的暗示一般的悲哀。 原爆之于人类,是暗...
评分wenke.liu@gmail.com 读这本书的时候正值福岛核电站事故的新闻越来越向不可捉摸的方向发展,然而却并没有切合时事的感觉,只是深深感到,过去半个世纪的东亚,是一个多么微妙的时空:时间被浓缩错置,力场(立场)交缠扭结,稍稍超出文本的特定情境,所有的价值坐标几乎都要来...
原子病患者也像LGBT一样,算是社会中的边缘群体。选择沉默,选择斗争,都是他们群体中的人自己的选择。也应该感谢那些揭开伤疤的患者所做的政治上的努力。去日本的话,不去广岛怎么行呢。广岛是每个世界公民都该去的地方。
评分用了两天上班日看完了,在图书馆干活真好,理书时候发现这本的。好沉重哟,中国人一般只了解南京大屠杀而不了解广岛核爆,看完这本书才发现原子弹的深重影响从人类遗传上来看是最大。
评分这本可能是由于现实性的需要,大江的行文过于克制,许多时候反倒失去了他独特的思索和观点,有些泯然众人,但这又并不是一般的新闻性作品,中途半端。他关于原子弹、人民和国家的思考,对他提出的“新日本”以外国家的人来说是不能全盘接受的。 想起他在《万延元年》说的“真实性”和作家的问题。
评分3.11之前不久看的,越回味越有感触
评分在保守政权和美帝的压迫下,大江只能将灾后重生的广岛人塑造成原子时代的新基督(所谓的日本新民族主义)。然而行文间一股子萨特存在主义调子实在是招人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