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娟(1978-2011):
她生前是海归博士,也是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优秀的青年讲师,同时集妻子、女儿、母亲的角色于一身。
她不是一位纯粹意义上的作家,但文字真挚有才情,即便患病时也尽可能展现明朗的生命力,更不失纯朴的本色。
她不愿任何一个人在生命的单行道上摸黑前行,于是在与病魔顽强抗争的过程中,通过“复旦教师抗癌记录”的新浪微博和“活着就是王道”的博客,记录生命最后的旅程。
这是一本记录关于生命与生活思索的书,写给内心柔软却迷路人间的人们: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一再提醒我们的,就是好好把握当下,以不会令自己将来后悔的方式去生活。
书中收录了作者癌症治疗的经历、对人生的理解、对自己忙碌前半生的一些回忆与反思;以及关于故乡、关于亲情等的深切感悟。
在病隙日记中,作者反省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细节,以生死经历总结出许多富有哲理的人生观点,以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不断与命运抗争,令人重新审视“活着的意义”,理性看待死亡,珍惜生命,珍惜感情,珍惜生活。
左根永 于娟这本书以生花妙笔、幽默语言,在文中辅之以爽朗的笑声,对她的人生进行了总结,这些文字恰恰表明了她的此生已经完成。于娟在这本书中没有过多的涉及人性的丑恶,因为她明白“自己已经没有时间了,想这些丑恶的事已经毫无意义”。所以,这本书没有将焦点集中在人性的...
评分在序里,于娟的朋友郑培源怕大众仅仅是消费于娟的故事,将它解读为“一个关于都市人健康话题的新闻快餐”,得出譬如“晚睡导致癌症,大家一起早睡”的速食结论。这种担忧十分现实,但未必很坏。我正是通过一条标题为《一个临死女人最后的反省,姐妹们别走到她那步再后悔,那时...
评分 评分在于娟的遗稿里有这样一段话。 “时间一点点地熬过去,汉字真是博大精深,‘熬’这个字再确切不过。‘熬’的本义是把你放在铁锅里用水炖,锅下是熊熊烈火,等到水都熬干了,你还在干烤。”生活不过一个“熬”字,我们以不同的方式熬过头。 一 三十二岁。 她是于娟,一位拥有留...
评分大学的时候在网上浏览过于娟老师的故事,很是震撼。一直也没有时机坐下来静静地完整读读于娟老师的心路历程。时至今日,终于读完了这本心心念念的于娟老师用生命写下的文字。依然震撼,依然心痛。文章中那么多太痛了的文字描写,真的让我不忍看,一个普通平凡的女子为什么要经历那么多那么多的苦痛折磨,经历了为什么还要依然夺走她鲜活的生命?!透过于娟老师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也启发了我的灵魂。于老师,一路走好。活着的人,好好活着!别辜负每一天,别给自己留下遗憾。好好孝顺父母,教育子女,陪伴爱人,关心朋友。善待自己的身体,尽可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对社会的价值!
评分读着读着,产生了一些共鸣,虽不能感同身受,但是倒可怜了作者,这是一个好人!!
评分身体健康最重要
评分增订版应该是加上了PART2 人间烟火。但兴许是第一部分的抗癌日记看的人过于心塞,第二部分画风一转对温馨生活的回忆反倒让人鼻头一塞无法把持住(所以我就看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前两篇,总沉陷在前一部分的情绪中逃脱不开),所以也只能聊聊第一部分抗癌日记的读后感了。虽然于娟老师的笔调总是轻松活泼的,但还是能感受到患病后生理和心理的切肤折磨。在书中,于娟老师也提到自己患病后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患病:①饮食习惯:瞎吃八吃;暴饮暴食;嗜荤如命②睡眠习惯③突击作业④环境问题(实话说,我觉得除了第三点之外的其他三点都比较的主观)。书中也反复提及“我们究竟要如何才能意识到人生真正的意义”,但是确实读完这本书后我的确有所触动但是我想触动也会不久之后逐渐散去,我又会回归到本来的生活状态中。
评分大学的时候在网上浏览过于娟老师的故事,很是震撼。一直也没有时机坐下来静静地完整读读于娟老师的心路历程。时至今日,终于读完了这本心心念念的于娟老师用生命写下的文字。依然震撼,依然心痛。文章中那么多太痛了的文字描写,真的让我不忍看,一个普通平凡的女子为什么要经历那么多那么多的苦痛折磨,经历了为什么还要依然夺走她鲜活的生命?!透过于娟老师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也启发了我的灵魂。于老师,一路走好。活着的人,好好活着!别辜负每一天,别给自己留下遗憾。好好孝顺父母,教育子女,陪伴爱人,关心朋友。善待自己的身体,尽可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对社会的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