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的梦浮桥》是旅日作家苏枕书十年间精心写下的随笔集,以细致且富含深情的笔触,解析诸如小林一茶、与谢芜村、樋口一叶、川合小梅等十余位人物的命运之旅,透过蒙尘,细腻入骨地写尽世间冷眼热肠。他们即使无法融入这浮世,不得洒脱,却在字里行间透出诸多可叹可爱之处。人生悲哀且寂寞,同时也令人眷恋并喜爱。读者可随意展卷、游目骋怀,跟随作者漫步清寂幽邃的秘境。
苏枕书
江苏南通人,客居京都,喜爱养花种菜。著有《岁时记》《京都古书店风景》《有鹿来》《松子落》《岁华一枝:京都读书散记》等多种作品,另有译著若干。
好梦如旧 总是看不进去传记,但写诗人的部分却是例外,因为关于他们的故事不是灾梨祸枣的成功学教程或元素光怪陆离的猎奇小说。他们自己好像已经活成了某种精神性的存在,一举手一投足都引人入胜。 上文所说的诗人并不限于写诗的人,而是泛指具有某种特质的人。诗人的神经回...
评分从岁时记,流光,再到这本梦浮桥,枕书的文字将我一步步带着接近日本文化,从开始的漠不关心到现在的颇有兴趣。 刚开始读,这句汤锅里撕碎的菊花呵就让人忍俊不禁,打破了一些隔阂感。以前怕文化句法上的不通,不怎么接触外国诗文,现在从她笔下看来,其实日本的俳句一脉相承着...
评分“梦”、“浮”这两个字,拿出任何一个来看,都有漂泊摇晃之感,轻柔似虚幻,迷离似光影,一转眼就逝去。而“桥”,又带来一种氤氲潮湿的朦胧,三个字组合起来,更加重了无常虚幻意味。“梦字代表了一种脱离现实的境界,现实的人生,在回顾时亦难免有浮生若梦的虚幻感觉。浮字...
评分 评分枕书写的那些人,那些事和那些地方,是我也熟悉的。虽然是我很熟悉的,读着她的文章,还是感叹:原来我并不知道啊。另一个感叹:这本的手感真的太舒服了。
评分且过下去罢,这尘世间的梦之浮桥。
评分且随她逶迤而行,去往那日本文艺之幽境:见风物山水,也观画看展;览传统岁时,也料理日常。连读枕书四书,却在她读俳句中显见她学问之余的才华,这大概以鉴赏力打底,而解析对象是极贴合她性情的,俨如融通。末两篇北京之作,又很见其情怀。另外,此书中的考据亦甚得我心,尤喜《小梅日记》;而灵魂更爱樋口一叶,同她颇有惺惺相惜之感,希望自己以后也能读(到)她的日记!还补读了旧版李长声老师作的序,李老一贯趣笔,又不失识见并总能精确地抖落一些,让人起敬意又受教益;也恰到好处地说了一点前辈该说的话。不算厚的一本,我读得细慢,将完时也连生不舍,于是更放缓了步频——阅读是纸上行旅,却无疑滋养身心。
评分且随她逶迤而行,去往那日本文艺之幽境:见风物山水,也观画看展;览传统岁时,也料理日常。连读枕书四书,却在她读俳句中显见她学问之余的才华,这大概以鉴赏力打底,而解析对象是极贴合她性情的,俨如融通。末两篇北京之作,又很见其情怀。另外,此书中的考据亦甚得我心,尤喜《小梅日记》;而灵魂更爱樋口一叶,同她颇有惺惺相惜之感,希望自己以后也能读(到)她的日记!还补读了旧版李长声老师作的序,李老一贯趣笔,又不失识见并总能精确地抖落一些,让人起敬意又受教益;也恰到好处地说了一点前辈该说的话。不算厚的一本,我读得细慢,将完时也连生不舍,于是更放缓了步频——阅读是纸上行旅,却无疑滋养身心。
评分当资料看的,后面几篇略枯燥。装帧不错,纸和画都非常好。说附赠的笔记本不舍得用的读者,您是认真的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