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的命名术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诗歌 皮扎尼克 拉美文学 诗集 诗 阿根廷 阿根廷文学 外国文学
发表于2025-04-14
夜的命名术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皮扎尼克是一个名字,是一种天赋,是一瓶高浓度丁香酯
评分译者很真诚,能联想到邱妙津的日记,挺有趣的,仿佛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记住了两件事——她喜欢丁香,她很渴。/今天见到天艾姐姐和范晔老师了 好想和他们成为朋友啊。
评分阅读体验和15岁时第一次读阿多尼斯时如出一辙,大量并不出众的比喻堆砌出了一本诗集。然而阿多尼斯随着岁月渐长开始读懂,这本诗集却像极了一个十八九岁的孩子的呓语。读过一部分的英译本,被琐碎消磨尽了兴趣,于是期待这本中译本。看来不是译者的问题,也不是我的语感的问题,作者本来的作品就给读者这样的感受。波拉尼奥《遥远的星辰》中,主角和孪生姐妹所读过的庞杂书单中,就有皮扎尼克的诗集,虽然只是一句话带过。放在她的整个时代讲,诗人本身背景并不出众,即使有自杀神话的加成,既没有参与时代的变革,也没有较为悲惨(外在)的经历,一生都是作为一位被附身的女性和看不见的梦魇做斗争。一颗发出些许光芒的流星
评分花了一晚上,没有间断地读完了这本诗集。然后,可以说,这无疑是今年最好的一本诗集,而皮扎尼克也成为我最爱的女诗人,甚至都不想加“之一”。皮扎尼克这种天才型的,早死的诗人,注定她的诗歌是热烈的。如果说,皮扎尼克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那就只需罗列一下在她诗里频繁出现的词汇:死亡,沉默,词语,语言,夜晚,影子,缺席。这样的主题注定她是迷人的。皮扎尼克的好还体现在她的语言。她的几乎每一首诗都像一场语言爆炸。她的语言有一种巨大的粘性。同时,她又是那样的真诚。她的真诚来自于她对死亡和沉默无法抵抗的追求。还要说的是,无论是长诗,短诗,片段,散文诗,她都那样拿手。看到最后,她与科塔萨尔的信,真的好心疼她,而科塔萨尔真有爱啊。她的早死其实让我们为她高兴,因为生命对她是一种如此沉重的负担。
评分花了一晚上,没有间断地读完了这本诗集。然后,可以说,这无疑是今年最好的一本诗集,而皮扎尼克也成为我最爱的女诗人,甚至都不想加“之一”。皮扎尼克这种天才型的,早死的诗人,注定她的诗歌是热烈的。如果说,皮扎尼克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那就只需罗列一下在她诗里频繁出现的词汇:死亡,沉默,词语,语言,夜晚,影子,缺席。这样的主题注定她是迷人的。皮扎尼克的好还体现在她的语言。她的几乎每一首诗都像一场语言爆炸。她的语言有一种巨大的粘性。同时,她又是那样的真诚。她的真诚来自于她对死亡和沉默无法抵抗的追求。还要说的是,无论是长诗,短诗,片段,散文诗,她都那样拿手。看到最后,她与科塔萨尔的信,真的好心疼她,而科塔萨尔真有爱啊。她的早死其实让我们为她高兴,因为生命对她是一种如此沉重的负担。
阿莱杭德娜•皮扎尼克(Alejandra Pizarnik, 1936-1972)
拥有俄罗斯和斯拉夫血统的犹太裔阿根廷诗人,1936年4月29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自幼长期受失眠和幻觉困扰,药物依赖严重,少女时代开始接受精神分析。19岁出版第一本诗集,青年时代旅居巴黎数年,曾在索邦学习并翻译法国诗人的作品,与帕斯、科塔萨尔等作家建立了深刻友情。曾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年度诗歌奖一等奖,美国古根海姆和富布莱特基金会的资助。生命最后几年因抑郁症和自杀倾向多次进出精神病院,1972年9月25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吞下50粒巴比妥类药物去世,时年36岁。
汪天艾
西班牙语诗歌译者、研究者。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任《世界文学》编辑。北京大学西班牙语文学学士,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比较文学硕士,马德里自治大学西班牙文学博士。译著有《奥克诺斯》《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印象与风景》等数种。
《夜的命名术:皮扎尼克诗合集》翻译自西班牙语原版《皮扎尼克诗全集》,收录了皮扎尼克生前以“阿莱杭德娜•皮扎尼克”署名结集出版的全部诗作,以其六本诗歌单行本为分辑之界:《最后的天真》(1956年)、《失败的冒险》(1958年)、《狄安娜之树》(1962年)、《工作与夜晚》(1965年)、《取出疯石》(1968年)和《音乐地狱》(1971年);另有辑七从原书附录所列生前未结集出版的诗作中挑选了诗人生命最后三年的部分作品。这是汉语语境里首次完整译介这位西语世界最富传奇魅力的女性诗人之一。同时,这部涵盖皮扎尼克一生作品的诗合集也渴望逾越“被诅咒的自杀诗人”神话,展现出其中饱含的艰巨劳作:她的诗歌是一座用智慧与耐心建筑的高楼,以大量阅读造就了坚定批判、跳脱传统的笔触与目光。
皮扎尼克的人生是一个热切的、被诗歌点燃的故事。终其一生,她不断撞击着那堵名叫“诗歌”的墙,在她几乎全部的作品中都饱含着一种提纯、精炼、不断向中心靠近的意愿和努力。自创作生涯伊始就围绕内心阴影写诗的她以无可否认亦无可比拟的生命烈度燃烧出女武神的声音,写出“准确得恐怖”的诗歌。在文学和生命之间,她选择了前者。到最后,这场旷日持久的缠斗,是她自己放弃了拯救自己,不惜一切代价寻找诗歌用词语命名不可言说之物的本质。她全部的努力在于把诗歌视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她想成为一位完全的、绝对的诗人,毫无裂缝与伤口的诗人。某种程度上,她得到了她想要的完全,而《夜的命名术:皮扎尼克诗合集》旨在呈现这一完全。
皮扎尼克 无眠的夜晚总是想起皮扎尼克,她是我的失眠女神(做现代人的好处就是随时造神,滑稽),观感奇特,非要形容便是:我近乎透明地赤裸,因而可以看见血管汩汩流动,我尽我所能地虔诚,以祭祀的姿态踏进一间由破碎镜子建造的房,不管哪个角度,看到的都是破裂的自己,甚至...
评分身在地狱却仰望天堂, 身在黑夜却心向阳光。 夜的命名术 这本诗集来自一个十八岁就开始与精神分裂作斗争的女诗人:皮扎尼克。上述的那两句诗深刻的刻画了一个勇敢的精神病人反复在生死中挣扎,却坚持不放弃生的希望。 这本诗集不适合悲观的人读,因为他可能看到的是深渊而坠落...
评分[西班牙]玛丽亚·安赫雷斯·加布雷 汪天艾/编译 (译者按:玛丽亚·安赫雷斯·加布雷,1968年生于巴塞罗那,作家,翻译家。已出版多部小说、诗集和诗人传记作品。本文编译自她2015年出版的《逆流:二十世纪女性作家群像》,在翻译过程中出于篇幅和信息集中度的考虑进行了删...
评分(1)比喻 此时读完,仿佛夜色是露水。 (2)结构 诗集共七辑。最好的是第三辑《狄安娜之树》(1962年。诗人26岁)、与第四辑《工作与夜晚》(1965年。诗人29岁)。 前面的灵性而稚嫩,此后的失控又疲惫。 第七辑《最后的诗》(1970-1972年。诗人34-36岁),重回1962。 (3)散...
评分这是汉语语境里首次完整译介这位西语世界最富传奇魅力的女性诗人之一。同时,这部涵盖皮扎尼克一生作品的诗合集也渴望逾越“被诅咒的自杀诗人”神话,展现出其中饱含的艰巨劳作:她的诗歌是一座用智慧与耐心建筑的高楼,以大量阅读造就了坚定批判、跳脱传统的笔触与目光。 皮扎...
夜的命名术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