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金原省吾(Kinbara Seigo,1888—1958),日本著名美学家、美术史家。早稻田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教于日本美术学校(现东京艺术大学)、帝国美术学校(现武藏野美术大学)、新瀉大学等。著述《中国美术史》《日本美术论》《东方美术论》《唐代的绘画》《东方绘画》等十余部,影响深远。傅抱石留学日本期间曾在金原门下学习美术史论,并翻译其《唐宋之绘画》《中国上代画论研究》等著作。
译者简介:
骆晓,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书画理论、中国思想史与绘画、中日美术史比较研究。硕士期间曾赴东京艺术大学交换学习,研究中日墨戏与禅宗画历史,撰有《宋代墨戏概念及其与公案禅的共生模式研究》。
《东方美术论》不仅是一部以视觉艺术作品为研究对象的美术史著作,还讨论了美术作品背后所内含的东方历史创作背景,并以中国本土美术为土壤和参照,详细分析了日本美术得以不断衍进和发展的文化环境,并由此剖析,投射到孕育了伟大艺术作品的学术、文学领域。
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序说;第二章,中国美术;第三章,日本美术;第四章,美术的伦理性;第五章,总说。
金原省吾,日本美术史和美术理论大家,傅抱石的老师,似乎美术界有不少人推崇他的理论和观点。然而作为美术小白,读这本书却是实实在在的吃力。金原省吾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毫无疑问是自成体系的,这个体系完整、自圆其说,有不少内在联系,然而对于不熟悉这个体系的读者如在下,...
评分本书是日本美术史界的泰斗级人物金原省吾的代表作。书名虽然是东方美术论,但全书实际中着重论述描写的还是中日美术的介绍及不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需要读者自己思考辩识了。 本书成于二战背景下,作为一个读者很难忽略书中的大和民族自豪感,这也是其局限性 另外本书其实...
评分中日两国同处于东亚文化圈,地缘文化上拥有着难舍难分的相关性,自遣唐使来唐学习唐朝文化,建筑,鉴真东渡日本,日本借鉴吸收中原文化,并在本土实施,到明治维新学习西方思想。日本在各个方面深受中国文化的洗礼和熏陶,日本美术当属于其中。 本书通过中日美术之间的对比的探...
评分此书并不适合美术入门者看(比如我)。 作者对于日本美术中的“静”“和”等理念深入诠释,这是日本文化中的精髓,直到今日仍在哪里影响着当代日本。 同时,译者的文笔也值得称道。 然而对于中、韩两国美术的论述有失偏颇,在阅读时要仔细甄别。(和其写作背景不无关系,当时处于...
评分这本书名为《东方美术论》,实际上主要介绍的是日本的传统美学。作者首先站定了一种日本民族立场,以此为出发点,重点讨论了日本美学的特点、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和比较,以及少量涉及与朝鲜美术的对比。 以“和”为核心要素的日本美术具有经验性、平稳性、平面性、小型性四个特点...
●我又中奖了!有预感会中,因为这次总算和专业一样的了!开心!(19.12.25) ●如果不是因为赶着交书评的话,这本书希望等到我读完现在手头所拥有的日本美学和中国美学的书、然后入坑了中国文人画的领域后再阅读——但是这样的话怕是要等到几年之后了。所以说早入坑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反正就硬着头皮读呗。(19.12.28) ●成书时间有点早了,很多概念作者在开篇进行阐释,看得我云里雾里;等到理解之后才意识到:这就是今时今日常常使用的那些概念嘛!——看到《三种东方美术》一章,吓得我马上对比了一下冈仓天心《东洋的理想》,但所幸作者观点还没有过度偏颇。为了建设文化自信,日本人真的很拼哦。(19.12.28) ●建议编者配上插图,像是宋徽宗的《水仙鹌鹑图》等画作,没有配图实在是不方便。(19.12.28)
评分说来也巧,本来报名鉴书团是想借机读点小说,三次抽中的却都是比较独特的题材。 这次的是艺术理论,首章20页,倒是花了些功夫去理解才读下来。读到“三种东方美术”,脑中一阵黑人问号:就这样把朝鲜和中国美术贬得一无是处?咱也不是专业的,也不知道他这样论断是否合理公允。但评判事物多需辩证看待,好坏皆有,像这样独独只说自己民族艺术的好,又只说其他文化的不足,就有些让人觉得“不爽”。 还好又去读了下译后记,译者善解人意的解说了作者创作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急需增强民族自信,可以理解。
评分【豆瓣鉴书团】《东方美术论》读后,我对二战前中日韩的艺术发展史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金原省吾对东方美术有自成体系的见解,这点是毫无疑问的,整本书的脉络都非常清晰连贯,结合译后记的导读,阅读起来没有太大的难度。当然,由于缺少对艺术史的了解,我并没有可靠的参考系来评价金原省吾的见解是否正确。我想,对于专业的研究者来说,本书的价值很大,有助于了解二战期间日本国内的美术理论,正如译者所说,“打开中日美术理论比较研究的大门”。本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原作者受时代、国别的影响造成的,译者对此也进行了提醒,翻译本身不存在问题,并且做了必要的注释。综合来看,这是一本研究价值很高的书,不过不太适合作为艺术史的入门书籍去读,这点需要读者们注意。 编辑上存在的一点问题是,配图不够全面,扣一星。
评分【豆瓣鉴书团】第一次抽中鉴书团的书,但是阅读体验感并不是很好。客观来说,书内容的架构还是挺清晰的,关于美学艺术方面的理论也很扎实。只是书中涉及到中日对比的内容读着略感不适。书不难读还是比较顺畅的,但感觉也并不适合对中日美术方面完全不懂的人,如果有一点基础再来读这本书会更好点,书中图片不多。
评分先标注下,译者相当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