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正之供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經濟史 清史 曆史 國傢財政 田賦 明清史 中國曆史 財政史
發表於2025-02-02
維正之供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紮實精深。問題導嚮的研究,避免瞭大而全的“框架式”論述。“額外財政”與“地方財政”的認知頗具啓發性,“第二次耗羨歸公”的提法也很有開創意義。另外,與前賢更注重徵收層麵的研究相比,本書對分配與管理層麵的關注有極大推動之功。
評分論文匯編難免偏散,也許看過《州縣官的銀兩》等書,新意不足,然亦有現實意義
評分北大的博士論文不上知網,終於等到周健老師的書齣版。看完印象比較深的是財政細節的研究,比如從各種奏議展示漕糧起運額數降低,從吳煦檔案展示烏程縣漕務開支,從湖北徵收錢糧漕米數目清冊研究錢糧的收入與支齣。讀完後可以對田賦從徵收,到起運,到支齣分配,到幾次田賦改革有相對細緻且深入的瞭解。正如封底何漢威的評語,添補一更為完整全麵而周延的解釋。
評分其中五章之前讀過論文版
評分作為奧斯曼史票友,看大清的財政史,有這麼幾點觀感:1.早期近代的“腐敗”不是一個簡單的“不道德”的現象。相反,腐敗者自身反而也需要負擔很大一部分公共開支,這在清代和奧斯曼是類似的。區彆在於,Ottomanist對此的解釋是“早期近代社會公私財産界限不明晰”,本書對清代陋規的解釋是“通脹導緻養廉銀和正規報銷製度失效,中央不承認地方財政的存在而地方經費又需要陋規和浮收來維持”。這兩種解釋或許可以互相藉鑒:奧斯曼也有過通脹對財政的嚴重衝擊,包稅人和地方土豪也承擔瞭很多地方公共開支,而大清的事實地方財政也能反應公私財産界限不明的問題。2.我過去一直以為清代沒有普遍的包稅製度,這本書顛覆瞭我的既往認知。不同點在於,清代的包徵包解,似乎一直沒有得到典章製度的承認,也沒有成型的拍賣製度。字數限製先到此為止
周健,1983年生於浙江蕭山,2001年進入南開大學學習,201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獲曆史學博士,現為華東師範大學曆史學係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代社會經濟史的教學與研究,目前關注清代以來的賦稅、財政與社會,晚清漕務變革,近代中央與省、州縣財政關係等問題。已在《近代史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清史研究》《中華文史論叢》等期刊發錶論文十餘篇。
【內容簡介】
田賦是清朝的“維正之供”,關係國計民生甚巨:它長期占國傢財政收入的70%以上,也是民眾最主要的賦稅負擔。田賦聯係著皇帝、官僚、紳衿與小民,以其為切入點,可以觀察到國傢、社會的運轉方式及其相互關係。
清朝以“永不加賦”為祖訓,雍乾之際“耗羨歸公”後,田賦正額的規模相對固定 。在中央集權的財政管理體製下,地方官吏從田賦等稅收中建立起額外收支體係,以應對18世紀中期以降日益顯著的額定經費缺口。鹹同年間的一係列財政閤理化改革,也未能改變這一基本結構。田賦製度運作中的兩重性(額定、額外收支並存),與高度中央集權之下的分散性(錶現為“包徵包解”模式),成為清代財政管理之常態,對於當日之吏治民生與國傢治理産生重要而深遠之影響。
本書依據大量的清代檔案、政書、文集與方誌,貫通“古代”與“近代”,結閤製度、人物與史事,對清代田賦製度、政府財政與國傢治理問題進行堅實的討論。
【推薦語】
《維正之供》一書的最大貢獻,不在於推翻前人成說,發為翻案之論,而在於在前人研究業績基礎上,以多維、平衡、縝密的思路,爬梳豐富史料,既旁徵博引,亦復細針密綫,解讀論析,微觀宏觀兼顧,推陳齣新,發前人未發之覆,為這一重要研究領域添補一更為完整全麵而周延的解釋。
————何漢威(中研院曆史語言研究所)
晚清重臣李鸿章晚年曾有一番著名的感慨,自嘲“办了一辈子的事”,却从未能“实在放手办理”,大抵只是事急时想办法暂图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而已。只不过这在局势尚无太大挑战时,“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但在面临“...
評分晚清重臣李鸿章晚年曾有一番著名的感慨,自嘲“办了一辈子的事”,却从未能“实在放手办理”,大抵只是事急时想办法暂图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而已。只不过这在局势尚无太大挑战时,“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但在面临“...
評分【编者按】随着唐宋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成了历史上突出的重赋区。江南重赋对明清国家财政、地方行政,以及区域社会经济、民众生计均有重要而深远之影响。建投读书会第四季“江南经济史”系列第三期,我们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周健老师,从清代漕运讲起,为我们...
評分晚清重臣李鸿章晚年曾有一番著名的感慨,自嘲“办了一辈子的事”,却从未能“实在放手办理”,大抵只是事急时想办法暂图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而已。只不过这在局势尚无太大挑战时,“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但在面临“...
評分晚清重臣李鸿章晚年曾有一番著名的感慨,自嘲“办了一辈子的事”,却从未能“实在放手办理”,大抵只是事急时想办法暂图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而已。只不过这在局势尚无太大挑战时,“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但在面临“...
維正之供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