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之问

存在之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斯坦利·罗森(Stanley Rosen)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李昀
出版时间:2019-12
价格:7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7596382
丛书系列:虚无主义批判译丛
图书标签:
  • 哲学 
  • 海德格尔 
  • 斯坦利·罗森 
  • 西方现代哲学 
  • 西方哲学 
  • 美国 
  • 思想史 
  • 天津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前几年,我当面问John Cooper教授对斯坦利·罗森的看法,他只说一了一句,“He is nothing”就笑笑不说了。当时,我的确没怎么读过他的书,有些人不是因为学问被人纪念,而是一些见识。我希望罗森至少是后一种。

评分

前几年,我当面问John Cooper教授对斯坦利·罗森的看法,他只说一了一句,“He is nothing”就笑笑不说了。当时,我的确没怎么读过他的书,有些人不是因为学问被人纪念,而是一些见识。我希望罗森至少是后一种。

评分

宅屋期间的读物。(校对瑕疵:无蔽/无弊混用,相/象)。海德格尔所谓的柏拉图主义的形而上学史,实际上是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海德格尔以木匠隐喻误解了柏拉图、苏格拉底的“整全”爱欲说。在柏拉图那里,哲学即一种生命方式,神的或人的,它不是对型纯理智的凝视。生命不是一种型,整体也不是。神更不是木匠。灵魂之眼观察到整体,是作为基础的Logos;图像式模仿,是作为存在和思维之比率的logos,就像木匠造床;话语式模仿,是对模仿的模仿,沦为亚里士多德主义。亚里士多德用日常经验和理智直观指导形而上学,是正确的;但他想寻找一种话语性的形上科学,是错误的。生命自身也是存在物,认识了自己,就认识了存在整体。这都是非话语的。没这种参与,世界就被误解为图像。海德格尔割裂了哲学与日常经验,带来双重虚无主义。

评分

可怜可怜,谁会记得你呢?诚然批评很拙劣,但毕竟是一个人自我思考的产物。还是给两颗星吧。

评分

前几年,我当面问John Cooper教授对斯坦利·罗森的看法,他只说一了一句,“He is nothing”就笑笑不说了。当时,我的确没怎么读过他的书,有些人不是因为学问被人纪念,而是一些见识。我希望罗森至少是后一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