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汉密尔顿(James Hamilton),致力于探索艺术与科学边界的英国艺术史学家、传记作家、艺术馆馆长;有多部著作面世,作品经常从多重角度介绍19世纪前半叶伦敦的艺术、科技领域,尤其关注那些横跨艺术、文学、科学领域的艺术家。汉密尔顿曾先后担任谢菲尔德、利兹、伯明翰等地艺术馆的馆长。自2013年起,他一直任巴伯艺术学院资深会员。
作为世界上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从一座胡乱堆放着藏品的小仓库,历经几百年,逐渐发展成了拥有800多万件跨越人类文明发展全过程的各类藏品并享誉世界的公众博物馆。它创造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收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宝藏,但它是如何出现的?作为一座面向公众的博物馆,它又是如何去吸引那些“好学求知之人”的?
本书作者詹姆斯·汉密尔顿从收藏家汉斯·斯隆爵士讲起,带领读者回顾了这座命运坎坷的博物馆成立之初的社会、文化背景,其后逐渐扩张的过程,以及在博物馆的发展历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那些人,和博物馆本身对英国乃至世界的深远影响。
博物馆原意“缪斯的殿堂”,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古埃及托勒密时代,不过,现代博物馆是17、18世纪伴随“公众”概念的普及才出现的。在当时,公众指的是作为文学艺术的接收者、消费者和批评者,与现代概念的“公众”是有区别的,说明这个概念本身是演化的。《大英博物馆》这部作...
评分博物馆原意“缪斯的殿堂”,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古埃及托勒密时代,不过,现代博物馆是17、18世纪伴随“公众”概念的普及才出现的。在当时,公众指的是作为文学艺术的接收者、消费者和批评者,与现代概念的“公众”是有区别的,说明这个概念本身是演化的。《大英博物馆》这部作...
评分博物馆原意“缪斯的殿堂”,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古埃及托勒密时代,不过,现代博物馆是17、18世纪伴随“公众”概念的普及才出现的。在当时,公众指的是作为文学艺术的接收者、消费者和批评者,与现代概念的“公众”是有区别的,说明这个概念本身是演化的。《大英博物馆》这部作...
评分博物馆原意“缪斯的殿堂”,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古埃及托勒密时代,不过,现代博物馆是17、18世纪伴随“公众”概念的普及才出现的。在当时,公众指的是作为文学艺术的接收者、消费者和批评者,与现代概念的“公众”是有区别的,说明这个概念本身是演化的。《大英博物馆》这部作...
评分公益。教育。
评分不厚,信息量非常大。层出不穷的人名和展品,走马灯一样的历任高层领导,看得有点乱,还好有附录里的大事纪年表。看完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因展品增加需要不断扩建扩建扩建和缺钱缺钱缺钱……啊有生之年想去实地看一看啊。
评分很适合提供给参观者作为博物馆的背景介绍。了解了博物馆在时间轴中的演化过程,再观赏当前这一刻的切片,会有更生动的体味。
评分不厚,信息量非常大。层出不穷的人名和展品,走马灯一样的历任高层领导,看得有点乱,还好有附录里的大事纪年表。看完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因展品增加需要不断扩建扩建扩建和缺钱缺钱缺钱……啊有生之年想去实地看一看啊。
评分科普类通识读物,纸质感很好,里边的插图都是珍贵资料,见证了一座伟大博物馆建成的历程。被“人越探索便越懂得欣赏。”鼓舞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