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孙志新,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中国艺术主任。
邢义田,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刘怡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馆亚洲部主任。
陆鹏亮,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副主任。
曾蓝莹,美国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所东亚艺术与考古副教授。
杨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叶山,加拿大麦基尔大学东亚研究和历史与经典研究教授。
张仲麟,现为纽约大学古代研究所博士生,曾为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研究助理。
【译者简介】
刘鸣,陕西西安人。历史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加州伯克利大学访问学者。现为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秦汉史、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
徐畅,历史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出土文献与汉唐历史相关研究,当下的研究兴趣集中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石刻史料与唐代地域社会。
★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邂逅秦汉文明
★ 通过近160件秦汉时期的文物珍品图片
★ 诠释秦汉灿烂文明的形成过程与多元表现
【内容简介】
秦汉两朝(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变革时代,在将近四个半世纪的时间里奠定了此后中国的政治和文化基础。《秦汉文明》一书深入细致地检视了见证秦汉艺术与文化繁荣的160多组文物,探讨了中国统一国家形成的初始阶段,是颇具启发性的研究成果。
战国末年,七雄并立,纷争不休。秦王崛起于西北,一统天下,自称始皇帝。在其治下,修建长城,整饬国防,强兵秣马,扩充武备,其陵墓中与实物体量相同、数以千计的兵马俑即是生动的写照。汉承秦制,完善基础,开发经济,其财富和繁荣可见于权贵墓葬出土的精美铜器和漆器、构思精巧的灯具和璀璨夺目的金玉饰品。但毋庸置疑的是,秦汉时期的成就中意义最为重大、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民族认同的产生,正是在这一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秦汉的民众开始把自己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一片广袤的土地视作他们共同的家园。
《秦汉文明》中的论述既有趣味,又有学术深度;插图生动细致、引人入胜。它记录了中国历史上这一空前的特殊时代,其历史和艺术的影响至今仍使引起我们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
作为中国历史上帝制的开端,秦朝的地位在国人的心里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记,而“汉承秦制”,不仅沿袭了这一体制还将其发扬光大,国祚延续了四百年之久。然而,秦汉时期毕竟距今已有两千年,经过漫长岁月的侵蚀,曾经辉煌灿烂的秦汉文明早已不复存在,历史文献上的相关记载远不足...
评分 评分这是一个远古到难以被人记起的时代,但又是一个影响着现世方方面面的时代。它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转折点,是中国人根里的祖先认同。千古一帝,秦皇汉武,华夏文明,深植吾土! 作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大一统时代,是怎么深刻地影响了二千多年的后世。这本秦汉文明从历史背景...
评分作为中国帝制的奠基时期,秦汉二朝对后世的影响,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熟悉中国历史的读者,恐怕都知道自秦国商鞅变法至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那段历史,知道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同样也不会对楚汉争霸、汉承秦制、光武中兴等历史片段感到陌生。然而,除了教...
浙江图书馆,看了图。当初还在闲鱼?买的特装,真是的。
评分虽然看了不少理论书目,但总觉得缺少直观的认识,接触到这本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秦汉文明”展览中呈现的秦汉时代的丰富艺术品,实在是大开眼界,看到后面特别感动,没有想到中国的古代艺术品如此美丽、实用。与明清艺术品的呆板不同,秦汉十分注重把物品融入自然感,喜欢雕琢各种动物的形态,又不是特呆板的,常常选择某一个律动的瞬间,呈现一种时刻要变化的姿态。壁画也丰富多彩,寥寥几笔从宇宙到历史到动物到人,细腻且意思传达清晰,再加上秦汉独有的古老和距离感,常给我看一些日漫之感。有机会要去博物馆再度欣赏一番。
评分跟博物馆的感觉太像了,那我为啥不去逛博物馆或者看纪录片?我是拿着当图集的心思看这个的ps为什么豆瓣的标签没了???
评分普及读物,书是真的贵。
评分主要从考古资料展示和分析秦汉文明元素。 前半部分,是针对管理、武备、建筑、工艺等方面的专题介绍和分析,后半部分主要是针对各类别出土文物的名称、材质、结构、用途等介绍,可以作为一个小型资料库。 书里很注重秦汉时期对外的交流和影响,尤其注意到很多文物中体现出的包括北方游牧民族、东南亚、中亚、西亚、甚至希腊等在内的工艺、文化元素的互相影响。 另外,这本书的断代时间跟通行资料是有出入的,在开头就有注释说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