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迪克 (1928-1982)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他一生虽然只有短短五十三年,却创作了三十六部长篇小说和五部短篇小说集。
他只得过一次雨果奖、一次约翰•坎贝尔纪念奖,却被称为“科幻作家中的科幻作家”,因为他的创意和点子层出不穷,成为无数科幻作家借鉴的创作素材库。出于同样的原因,好莱坞也将迪克的作品视为宝库。截至目前,他共有十一部小说十三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包括《银翼杀手》《宇宙威龙》《少数派报告》《记忆裂痕》等经典大作,堪称好莱坞科幻电影的灵感之源。
本书是菲利普·迪克最为正统的传记,以时间为线索,将迪克的一生划分成十二个章节。本书于1989年即迪克去世后第七年首次出版。
劳伦斯·萨廷为写作本书,亲自寻访了百位迪克的亲朋好友,包括其几任妻子、各时期的挚友和责任编辑等,获得了大量有关迪克的一手资料,书中所引用的信息则均来自迪克的手稿、信件、遗产档案材料和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的特殊馆藏。
通过阅读本书,不仅可以令读者了解到菲利普·迪克无与伦比的一生,也为读者提供了一张在其作品中游历的精准地图。
关于菲利普·迪克的一生有三大传奇故事: 1.家里的保险柜被人爆窃,小说手稿丢失,最终警察却完全找不到犯人。 2.看到红光给他启示,因此救了自己得疝气的儿子。 3.1978年夜晚开车进入加油站,遇到了一位黑人男子和他交谈,两人交谈的内容竟然与他写在1974年小说中内容一模一样...
评分在艺术领域,死亡可以给其作品带来更多的荣光,很多艺术家作的品,都是在死后后突然被大众所接受并得到极高的荣誉。这种最为我们所熟知的艺术家就是梵高,而我们今天这本传记的主人公菲利普•迪克,就是文学史上的梵高。同样因为死后而名声鹊起,同样有着悲惨的一生,甚至同...
评分以下是原版插页中的照片和注释,书中均为黑白照片,其中有一些原片是彩色的,可以参考我这个[相册]。 这些照片基本覆盖了菲利普·迪克从出生到死亡的五十多年,其中包括他的父母,外祖父母,姨妈,三任妻子,他的孩子小时候和长大的时候,不同时代和他在一起的猫,好几任妻子。...
评分阅读作家的传记,一般而言,并不是对作家本人感兴趣,读者关心的更多是创作出作品的作者,这意味着传记读者想借助作者传记在作者与其作品之间搭起桥梁。这部《神圣入侵:菲利普·迪克传》恰好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在这部传记中,我们所了解到的关于菲尔的细节,统统都可以服务于...
评分在艺术领域,死亡可以给其作品带来更多的荣光,很多艺术家作的品,都是在死后后突然被大众所接受并得到极高的荣誉。这种最为我们所熟知的艺术家就是梵高,而我们今天这本传记的主人公菲利普•迪克,就是文学史上的梵高。同样因为死后而名声鹊起,同样有着悲惨的一生,甚至同...
挺详细的,只是读完后确认了我并不想去了解他的生平,也不在意那些让他写出迷人作品的背后的经历,而只是想单纯欣赏罢了,我想认识的他是我读他的文字后自己去了解的那部分,这就足够了。附录非常棒。 “奇幻和科幻类型的区分,历来有不少讨论。1981年,菲尔宣称此举‘几乎不可能办到’:“奇幻涉及的是人们普遍观念里认为不可能的事;而科幻涉及的是人们普遍观念认为在特定正确情境下,有可能做到的事。从根本上而言,完全凭经验判断[略]”
评分(在华文图书馆抢先看完) 迪克的人生,更是一种不断转向自我体验的过程,一种体验与上升。但自传很容易以一种“童年——创伤——未来反馈”的方式记述,这样的模板生产常常会令人感到乏味。 在某种意义上,喜欢迪克正是因为,迪克就像坂本龙一一样,从古典/严肃文学 走向 摇滚/科幻,以一种更基本的方式完成一场神圣入侵,而不是在非主流领域盲目游走,自我膨胀任意让内容淹没形式而不是构成一种和谐与变革,像是大多数乐队一般。 另,爱是一个让人跌下去的无底洞。
评分21/144:菲利普迪克传记,他的多次失败婚姻,他一辈子找寻的妹妹,他经历的迷幻体验和神圣使命。拥有天分有时候并不是一种祝福,而且如维特根斯坦所说只是一种责任。
评分最大收获是作者在书最后对PKD所有的中长篇比较公允地都打了分,并做了简介和短评,对短篇集也有打分,可以精准打击地去啃那五大本短篇集里的佳作了。目前掌握的规律是:打分不看商业性或故事性,涉及宗教的分较高。 还有就是编辑偷懒了,最后打分的那些经典长篇一般文中都有大段论述,提到的各种内容只说见第几章,没标页码。
评分21/144:菲利普迪克传记,他的多次失败婚姻,他一辈子找寻的妹妹,他经历的迷幻体验和神圣使命。拥有天分有时候并不是一种祝福,而且如维特根斯坦所说只是一种责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