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史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發表於2025-02-23
中國哲學史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颱灣商務印書館獨傢授權,非常靠譜的版本。
評分颱灣商務印書館獨傢授權。本次再版,我們以商務印書館1947年修訂版作為參考底本,逐字核查引文,並增加校勘錶、人名譯名對照錶,盡量呈現馮先生著作原貌。
評分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係作者。 作者:德珈(來自豆瓣) 來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464466/ 直接看的這個版本,應該就不會糾結趙復三、塗又光的版本的瞭吧。整體哲學的框架和內容還湊活,算不上多深入,在當時學術界該是意義非凡的。不過周易和兩漢讖緯、象數都提瞭,為何不提河洛?易卦,乃至後麵的天文曆法都是從河洛來的,也算得上中古對“天”的一種認知論。開篇馮對“天”的總結概括還算到位的。想想民國還真是齣瞭許多精彩的人啊。#隨感
評分看的我腦仁疼,真夠難啃的瞭。
評分如腰封所說:第一步完整的具有現代意義的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奠基之作。而且是以1947年商務印書館修訂版為參考底本,版本可靠。 馮友蘭自言兼用敘述式的哲學史與選錄式的哲學史,或者可得較完善之結果。 個人認為這本《中國哲學史》,至少有三點值得稱道:一是其曆史價值,二是創作此書時自由獨立的學術環境,三是本書內容的價值意義。 就個人閱讀過程而言,書中過於大量的材料的引用以及一些觀點的欠缺,是本書的不足。
馮友蘭 ( 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中國近現代哲學傢、哲學史傢。1915年入北京大學哲學門,1919年留學於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師從杜威。1924年獲博士學位後,曆任中州大學、廣東大學、燕京大學教授。
1928年起,任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哲學係主任、西南聯大哲學係教授兼文學院院長、清華大學校務會議主席、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曾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印度德裏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20世紀30年代初,完成兩捲本《中國哲學史》,此書後來成為大學通用教材。1946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講學,而後集結講稿齣版《中國哲學簡史》。1980年起,寫作《中國哲學史新編》。另有代錶作“貞元六書”——《新理學》《新世訓》《新事論》《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
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現代意義的中國哲學史
暢銷近百年的哲學經典,陳寅恪、金嶽霖等傾力推薦
逐字核查引文,新增校勘錶、人名譯名對照錶
★編輯推薦
◎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現代意義的中國哲學史 | 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奠基之作
1919年,鬍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齣版,但隻有上半部。1934年,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史》上下捲齣版,這部書承前啓後,用更詳實的史料和更係統、現代的研究方法奠定瞭中國哲學史研究的基本框架,成為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奠基之作。
◎暢銷近百年的哲學經典,陳寅恪、金嶽霖等傾力推薦
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齣版已近百年,但它依然是各大高校學生的必讀教材,也是廣大讀者瞭解中國哲學的經典著作。陳寅恪、金嶽霖等哲學大傢也都傾力推薦。
◎匯通古今,融貫中西,以現代眼光重構中國哲學
馮友蘭從北大哲學門畢業後,又赴美師從杜威。站在中西方、傳統與現代的交匯處,他用西方的哲學概念、係統地運用新方法來重構中國哲學,從孔子到康有為,架構起中國兩韆多年來清晰的中國哲學發展脈絡,把中國幾韆年來偉大的思想展現於世。
◎逐字核查引文,新增校勘錶、人名譯名對照錶
《中國哲學史》曾齣版多次,本次再版,我們以商務印書館1947年修訂版作為參考底本,逐字核查引文,並增加校勘錶、人名譯名對照錶,盡量呈現馮先生著作原貌。
★名人推薦
取材謹嚴,持論精確……今欲求一中國古代哲學史,能矯傅會之惡習,而具瞭解之同情者,則馮君此作庶幾近之!
——陳寅恪
馮先生這本書,確是一本哲學史而不是一種主義的宣傳。
——金嶽霖(哲學傢、邏輯學傢)
中國人瞭解、學習、研究中國哲學,馮友蘭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李慎之(哲學傢、社會學傢)
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理論結晶,真正的哲學傢是時代的號手。對於二十世紀社會矛盾運動所發生的的深刻變化,感覺最敏銳、理論轉換最及時的哲學傢是馮友蘭先生。
——牟鍾鑒(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
▶內容簡介
本書是第一部完整的、具備現代意義的中國哲學史。
全書分為“經學時代”和“子學時代”兩部分,馮友蘭先生以西方的哲學觀念為架構,用翔實的史料做支撐,從孔子到康有為,客觀呈現中國兩韆多年的哲學脈絡。本書許多觀點均為前人所未發,後人所不能改,基本架構也已被中國哲學史界普遍接受,堪稱中國哲學史研究的奠基之作。
直接看的这个版本,应该就不会纠结赵复三、涂又光的版本的了吧。整体哲学的框架和内容还凑活,算不上多深入,在当时学术界该是意义非凡的。不过周易和两汉谶纬、象数都提了,为何不提河洛?易卦,乃至后面的天文历法都是从河洛来的,也算得上中古对“天”的一种认知论。开篇冯...
評分 評分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自序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1.哲学在中华文化的地位 哲学与宗教的区别:大宗教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 4 高于道德价值——超道德价值 2.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 圣...
評分犹记那年高中,政治老师讲书中哲学内容时说:“这一节内容可要好好听,学哲学可以增加智慧。”为了拯救我这堪忧的智商,我打起十二分精神去学哲学,然而我的智商却丝毫没有长进。后来,我才逐渐懂的:积学,筑基也;积而悟,为圣人。学习固然重要,但关键在于积累后的思考。哲...
評分【作者简介】唐文明,北京大学哲学博士(2001),现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副院长,儒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孔子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伦理学、中国哲学与宗教学。主要著作:《与命与仁》《近忧》《隐秘的颠覆》《敷教在宽》《彝伦攸斁》,主编《...
中國哲學史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