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菲,1971年生,1989年获得北京大学英语系学士学住,1998年获得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出版著作包括《秋水堂论金瓶梅》(2002),《赭城》(2006):学术著作《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2005;中译本2007),《烽火与流星:萧粱时代的文学与文化》(2007;中译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即出)。译著包括《毛主席的弦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合译)。《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2003)。
爱读《金瓶梅》,不是因为怍者给我们看到人生的黑暗——要想看人生的黑暗,生活就是了,何必读小说呢——而是为了被包容进作者的慈悲慈悲不是怜悯:怜悯来自优越感,慈悲是看到了书中人物的人性,由此产生的广大的同情。
以下是本书的前言 幽暗的树林 (代前言) “在三十五岁那一年,我发现自己站在一片幽暗的树林里。” 但丁的《神曲》,是这样开头的。但丁的向导是前辈诗人维吉尔;但丁的旅程,是对阅读的象征。维吉尔引导但丁,只能到炼狱为止,不能进入天...
评分一本书,读个一二十页,大概就道了是不是自己要找的那本。田晓菲的文字温和,雅致,一个下午便读完了。读书太快总不免囫囵吞枣,这个习惯以后真应该改一改。 《留白》是15篇文章的合集,虽然内容各不相干,但精神相通,行文十分流畅。文字间弥漫的仍是田晓菲一贯的温...
评分每每一旦进入中文世界,确实会出现中国的和世界的仿佛是分开的观念。太经常看到“国际上”怎样怎样,“中国”又怎样怎样。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它里头“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等观点。文化嘛,总是存在互相影响之类,总不可能把外来文化隔绝在外以保证中华文化的纯正与...
评分明晃晃的大下午,充斥着assumption和inferrence的图书馆,忽然看见一行字: 从泥沙俱下的沉沉梦境里开出一朵田田的莲。 是最后一页,顺便瞟见TA说养的莲花没出息,所安说那叫“田田”。于是就猜出这大概是那位嫁了一个叫宇文所安的“洋”“老”“公”的女子的书。 田晓菲。 对...
评分明晃晃的大下午,充斥着assumption和inferrence的图书馆,忽然看见一行字: 从泥沙俱下的沉沉梦境里开出一朵田田的莲。 是最后一页,顺便瞟见TA说养的莲花没出息,所安说那叫“田田”。于是就猜出这大概是那位嫁了一个叫宇文所安的“洋”“老”“公”的女子的书。 田晓菲。 对...
11.03.19只看了前面两篇,无疑是喜欢的——但我更倾向于自己读过后再看别人的~
评分喜欢写的金瓶梅写的鹿鼎记,有些研究还是见功底的。
评分喜欢写的金瓶梅写的鹿鼎记,有些研究还是见功底的。
评分有好几处,读得直欲拍案击节,于我心深有戚戚焉。读书一事,「唯一能给我们带来自由的,是对细节的注意」。
评分田晓菲的文论集。她的文字真是好,质地好,有分量,是极趁手服帖的工具,拿来或雕或旋,成品都着实可观。论证的过程,如同上螺丝,一圈一圈不急不慢地拧过去,拧过去,越来越紧,越来越上劲,到最后实落落地搞定。真是从容,真是精彩。这个程度,光靠勤奋达不到,得有天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