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菲,1971年生,1989年獲得北京大學英語係學士學住,1998年獲得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哈佛大學東亞係教授。齣版著作包括《鞦水堂論金瓶梅》(2002),《赭城》(2006):學術著作《塵幾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2005;中譯本2007),《烽火與流星:蕭粱時代的文學與文化》(2007;中譯本北京中華書局2009即齣)。譯著包括《毛主席的弦子們:紅衛兵一代的成長與經曆》(閤譯)。《後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薩福”:一個歐美文學傳統的生成》(2003)。
愛讀《金瓶梅》,不是因為怍者給我們看到人生的黑暗——要想看人生的黑暗,生活就是瞭,何必讀小說呢——而是為瞭被包容進作者的慈悲慈悲不是憐憫:憐憫來自優越感,慈悲是看到瞭書中人物的人性,由此産生的廣大的同情。
昨日一边看词话本,一边打开电脑上的崇祯本,呃,居然“下删**字”真是数着字数来的,好神奇~我看到葡萄架的那段描写,也没觉得很淫秽,但是心里更记得的是潘金莲一会称对方是亲达达,一会称对方是儿子,一会又称对方是爹,这女子很是娇俏,而且一点就旺,烧起来丝毫不顾忌什么...
評分一本书,读个一二十页,大概就道了是不是自己要找的那本。田晓菲的文字温和,雅致,一个下午便读完了。读书太快总不免囫囵吞枣,这个习惯以后真应该改一改。 《留白》是15篇文章的合集,虽然内容各不相干,但精神相通,行文十分流畅。文字间弥漫的仍是田晓菲一贯的温...
評分阅读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对各类不同事务的关注决定是对精神食粮不同偏好的口味。我想我一直比较偏食,而且习惯了一种口味就很难变更。 《留白》里讲“风与尘总分是结伴而来。这是世界的本性,倘使一个文化有系统地洁癖下去,最终恐怕只落得一个妙玉的结局。”倘使阅读的范畴...
評分《留白》|田晓菲 有的时候,会一连看一位作者的几本书,大抵是因为这些作者写的好,看完了一本,意犹未尽,就好比吃过一次美味佳肴之后,总想着什么时候还能在吃到。看三浦紫苑的书如是,看莫言的书如是,看周作人的书也如是。这次看过田晓菲著作《秋水堂评金瓶梅》之后,就找...
評分明晃晃的大下午,充斥着assumption和inferrence的图书馆,忽然看见一行字: 从泥沙俱下的沉沉梦境里开出一朵田田的莲。 是最后一页,顺便瞟见TA说养的莲花没出息,所安说那叫“田田”。于是就猜出这大概是那位嫁了一个叫宇文所安的“洋”“老”“公”的女子的书。 田晓菲。 对...
因為喜歡《鞦水堂論金瓶梅》所以又來看田曉菲的書。這本以學術論文、文學評論、電影評論為主,篇幅長短不一。看瞭“半把剪刀的銳鋒 :重論鬱達夫”後,找齣他的全集來讀。有些好需要彆人跟我講過後纔能知道那種好。所以審美水準高的評論傢太有用瞭。
评分狂贊啊狂贊
评分“如果一個文化再這樣有係統地潔癖下去,那就落得個妙玉的下場” 喜歡田曉菲,喜歡她的慈悲
评分田曉菲的文論集。她的文字真是好,質地好,有分量,是極趁手服帖的工具,拿來或雕或鏇,成品都著實可觀。論證的過程,如同上螺絲,一圈一圈不急不慢地擰過去,擰過去,越來越緊,越來越上勁,到最後實落落地搞定。真是從容,真是精彩。這個程度,光靠勤奮達不到,得有天份。
评分真正一個清晰的學者,很多道理不需要繞彎,梳理齣來就見其相生或相剋的一麵瞭,推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