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

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祥龙
出品人:
页数:298
译者:
出版时间:2009-02
价格:24.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1763490
丛书系列:经典与书写
图书标签:
  • 现象学
  • 张祥龙
  • 哲学
  • 儒学
  • 中国哲学
  • 孔子
  • 经典诠释
  • 文化研究
  • 孔子
  • 现象学
  • 哲学
  • 中国哲学
  • 儒学
  • 思想史
  • 文化研究
  • 九讲
  • 学术著作
  • 解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在21世纪中西文化会通碰撞之际,中国学者对华夏传统充满温情和敬意的深入思考与全新开拓。

作者追随着孔子的道说,运用新的哲学方法(现象学的、结构主义的)来探讨儒家哲理的生动特性,特别注重中国传统视野中的人的实际生活经验(孔子的人生经验)和艺术经验(儒家所谓“艺”)对于理解儒家思想传统的关键意义。

作者揭示出中国文化、儒家思想全然异于西方文化和基督教的时间性与身体性,探发了这种时间性与身体性的根本源头:亲子之爱,并对此作了极为新颖独到的阐发。在这个基础上,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明和儒家传统未来发展的新的可能和远景。

作者简介

张祥龙,男,1949年出生于香港九龙,七七级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生。1986年10月赴美国留学,1988年8月获美国俄亥俄州托莱多(Toledo)大学硕士,1992年2月获纽约州立布法罗(Buffalo)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现象学中心主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国际中西哲学比较学会(ISCWP)会长,美国哲学学会(APA)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广西师大客座教授。

担任《世界哲学》(原《哲学译丛》)、《哲学门》、《江苏社会科学》、《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论证》等刊物编委或学术委员会委员。

出版了《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三联书店,1996)、《海德格尔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商务印书馆,2001年)、《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团结出版社,2003),《西方哲学笔记》(北大出版社,2005)、《当代西方哲学笔记》(北大出版社,2005)、Sprache und Wirklichkeit: Eine interkulturelle Perspektive (《语言与实在:一种文化间的视野》,德文论著,与他人合著,原文为英文)、《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北大出版社,2007)等著作;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曾获“金岳霖学术奖”(1995)等。

专业方向为:东西方哲学比较,现代西方欧洲大陆哲学(以现象学为主),中国古代先秦哲学。

目录信息

作者序开篇辞 第一篇 孔子的生平与圣人性第一讲 孔子的出生与少年时代 一、孔子的出生与少年面临的问题:父母“野合”之非礼 二、孔子如何“志于学”:“礼”对于孔子的人生急迫性 三、中外圣人的诞生及早年情状之比较第二讲 孔子的成立与悟道 一、“三十而立”的含义 二、“问学”之礼一理 三、教学 四、春秋格局 五、闻《韶》大悟第三讲 孔子的从政与晚年 一、孔子“从政”的问题:今古文经学之争 二、渴望从政与承担天命 三、从政经历 四、周游列国 五、晚年 第二篇 孔子哲理的源头:乐作与诗兴第四讲 乐与兴:风起云涌时 一、孔子对“乐”的哲理解释 二、原本的“乐”为何必是善的、道德的? 三、《诗》与乐的关联:兴第五讲 “兴”打开的语言和领会境域 一、孔子所说的两种“言” 二、诗言的功能 三、以诗事君、事父 四、诗一思无邪 五、《关雎》之兴 六、王国维诗论与上博楚竹书《诗论》第六讲 诗乐为什么更可理解:西方哲学家们的有关学说及对诗本性的探讨 一、柏拉图的诗歌观、语音观及其迷狂说 二、与孔子诗乐迷狂观的对比 三、黑格尔的音乐观与诗论 四、叔本华和尼采的音乐观:语音本身的思想性 五、维特根斯坦的音乐观和语言观 第三篇 孔子哲理的成立:礼、仁、政第七讲 立于礼乐:儒家的实际生活形态 一、礼与诗乐的关系:正名 二、礼的源头:亲子之爱第八讲 亲子之爱的时间分析 一、亲子关系的原本居中性、不确定性和“克罗马依人”之人性 二、时间性与意义 三、意义机制 四、意义机制中的“死”与“生” 五、亲子关系的时间性 六、结语第九讲 成于天乐:孔子的仁道与仁政 一、仁爱与亲子之仁 二、列维纳斯对“父子”关系的阐述 三、仁的艰难与可能:亲人异于他人 四、破解“黑洞”之“光” 五、君子:从亲子到仁人的艺一术化人生形态 六、仁:亲艺化和艺亲化 七、仁政与政仁引用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最近比较关心孝的问题,正好就看到了张祥龙老师这本书。一开始看觉得挺失望的,在讲孔子经历的时候显得东拉西扯,牵强附会,这也是比较哲学视野下的孔子研究常出现的问题。看到第二部分觉得虽然讲得不错,但感觉基本是在讲西哲了。看到第三部分讲亲子关系感觉张祥龙老师还是很...  

评分

当当,亚马逊,京东都没有! 哪个兄台有这本书?分享一下,对于这本书的音乐部分非常感兴趣,还有就是他中西对比的文化视角也很有意义。这本书是一位哲学同好推荐的,从他那里我受到许多启发,在此表示非常感谢。 作者序开篇辞 第一篇 孔子的生平与圣人性 第一讲 孔子的出生...  

评分

最近比较关心孝的问题,正好就看到了张祥龙老师这本书。一开始看觉得挺失望的,在讲孔子经历的时候显得东拉西扯,牵强附会,这也是比较哲学视野下的孔子研究常出现的问题。看到第二部分觉得虽然讲得不错,但感觉基本是在讲西哲了。看到第三部分讲亲子关系感觉张祥龙老师还是很...  

评分

我不敢说张祥龙先生的这本书一定就是孔子的原意,但张先生的讲法显然是极具新鲜感和生命力的。对意义生成与言意之辨这些关键问题的梳理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如同海德格尔的字源考释常常为人所诟病一样,在相当一个长的时间内,他的这种解释方法是会引起比较大的争议的,而...  

评分

我不敢说张祥龙先生的这本书一定就是孔子的原意,但张先生的讲法显然是极具新鲜感和生命力的。对意义生成与言意之辨这些关键问题的梳理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如同海德格尔的字源考释常常为人所诟病一样,在相当一个长的时间内,他的这种解释方法是会引起比较大的争议的,而...  

用户评价

评分

可为今世药石。

评分

呵呵吧,大杂烩,不古不今不中不洋四不像。

评分

透过现象学,提供理解孔子不一样的路径。

评分

源-缘-兴发意味极具可欲性,却缺乏广泛可能性。“民免而无耻”多数常人都能做到,“有耻且格”有多少人能做到?

评分

可以说整本书都是在注解:“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将现象学的视角纳入经学解释,颇有韵味。但亲子之爱是不是写的有点恶心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