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地区的灾荒、变乱与地方应对,1855-1937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
简体网页||
繁体网页
李庆华 作者
齐鲁书社
译者
2008-12 出版日期
165 页数
46.00元 价格
平装
文史哲博士文丛 丛书系列
9787533321543 图书编码
鲁西地区的灾荒、变乱与地方应对,1855-1937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灾荒
山东
社会史
环境史
李庆华
历史
饥荒
公共政策
喜欢 鲁西地区的灾荒、变乱与地方应对,1855-1937 在线电子书 的读者还喜欢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17
鲁西地区的灾荒、变乱与地方应对,1855-1937 在线电子书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下载 2025
鲁西地区的灾荒、变乱与地方应对,1855-1937 在线电子书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下载 2025
鲁西地区的灾荒、变乱与地方应对,1855-1937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鲁西地区的灾荒、变乱与地方应对,1855-1937 在线电子书 用户评价
评分
☆☆☆☆☆
区域环境、士绅策略和民变之间关系的视角有翔实的地方志资料支撑,可与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彭慕兰《腹地的构建》和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对勘鲁西南豫东苏北皖北一带状况。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期待作者宣称的下一时段续篇
评分
☆☆☆☆☆
区域环境、士绅策略和民变之间关系的视角有翔实的地方志资料支撑,可与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彭慕兰《腹地的构建》和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对勘鲁西南豫东苏北皖北一带状况。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期待作者宣称的下一时段续篇
评分
☆☆☆☆☆
区域环境、士绅策略和民变之间关系的视角有翔实的地方志资料支撑,可与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彭慕兰《腹地的构建》和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对勘鲁西南豫东苏北皖北一带状况。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期待作者宣称的下一时段续篇
评分
☆☆☆☆☆
区域环境、士绅策略和民变之间关系的视角有翔实的地方志资料支撑,可与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彭慕兰《腹地的构建》和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对勘鲁西南豫东苏北皖北一带状况。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期待作者宣称的下一时段续篇
评分
☆☆☆☆☆
中史地作业的主要参考的二手研究之一
鲁西地区的灾荒、变乱与地方应对,1855-1937 在线电子书 著者简介
李庆华,1969年生,山东郓城人。1991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历史系,同年任教于菏泽师专历史系,2002年以同等学力获得山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晋升副教授。2004-2007年就读于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山东建筑大学法政学院
鲁西地区的灾荒、变乱与地方应对,1855-1937 在线电子书 图书目录
绪论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问题和对话
三、相关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方法、学术价值、主要创新点
五、资料及运用
第一章 京杭大运河与鲁西沿岸城市
一、京杭大运河与鲁西商品流通
二、京杭大运河与鲁西城市
第二章 黄河、运河水患和其它灾害
第一节 黄河水灾与地理环境
一、黄河决溢
二、黄河水灾与地理环境变化
第二节 运河变迁及其后果
一、运河失治与城市、工商、交通业
二、运河和沿岸农业及地理环境的关系
第三节 其他气象灾害
一、各地气象灾害概况
二、灾况举例
三、灾害特点
第三章 国家对鲁西的策略和重新定位
第一节 国家对黄河、运河治理策略的改变
一、明朝和清前期对黄河、运河治理的重视
二、黄河、运河治理策略转变原因
三、治理策略转变的表现
四、国家策略转变与地方社会
第二节 地方的赋役负担
一、晚清赋役征调之弊端
二、民国时期的苛捐杂税
三、田赋附加之滥征
第四章 士绅和民众的自救
第一节 士绅、社区精英
第二节 地方士绅防灾救灾的举措
一、修筑堤坝
二、赈济灾民
三、组织移民
四、绅民冲突
第三节 民众的对策
一、生活方式的调整
二、迁徙逃亡
三、自私自保
四、作物种植与农民的生存伦理
五、宗教崇拜与心灵安慰
第五章 晚清民国时期的兵燹匪患
第一节 兵燹
一、战争灾害
二、兵燹之祸
三、兵燹与社会经济
第二节 匪患
一、“土匪”定义
二、土匪成因
三、土匪概况
四、土匪危害
第六章 精英和民众对变乱的反应
第一节 士绅与社会控制
一、响应清廷谕令,组建团练
二、修筑圩寨
三、调解邻里纠纷
四、对地方官员的制约
五、应酬军事摊派
六、保护乡里
第二节 士绅与国家、士绅与士绅间的矛盾与紧张
一、官绅冲突
二、绅绅之间、官绅之间的紧张关系:以长枪会为例
第三节 士绅对外来冲击的反应
一、捍卫儒家道统地位
二、维护传统礼俗
三、维护士绅地位和尊严
四、官绅关系
第四节 弱者的武器:民众的反抗
一、饥荒与农民起义
二、土匪“个体”
三、“义民队”与“社会土匪”
四、民众自卫组织——枪会
第七章 地方重建:菏泽县政建设实验县的个案
第一节 实验县设立条件
第二节 县政建设
一、晚清至民国前期菏泽县政概况
二、县政改革
第三节 乡政改革
一、市民学校和乡农学校的设立
二、乡农学校活动内容
三、乡农学校性质
第四节 实验县建设事业
第五节 “菏泽模式”及其推广
第六节 实验县的结束及其地位
一、实验县的结束
二、实验县地位及评价
第八章 地方近代化的考察
第一节 危局之下的工商业
一、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二、企业特点
三、亏损原因
四、大型士绅企业的破产
第二节 对地方现代性的追求
一、士绅与地方近代化
二、发展新式教育
三、稳定社会秩序
结语 地方应对机制及特点
一、组织性和自发性并立
二、传统性和现代性交织
三、治标不易,治本更难
参考文献
一、史料
二、著作
三、论文
四、英文著述
后记
· · · · · · (
收起)
鲁西地区的灾荒、变乱与地方应对,1855-1937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在线电子书下载
鲁西地区的灾荒、变乱与地方应对,1855-1937 在线电子书 图书描述
鲁西地区的灾荒、变乱与地方应对,1855-1937 在线电子书 读后感
评分
☆☆☆☆☆
个人觉得,儒家的重农轻商的倾向对鲁西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我们似乎不必把儒家的影响看的太重。至于鲁西地区在经济上的退位(也是北方在经济上的退位),除了战乱外,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生态环境的因素主要是植被的破坏,关中地区和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加重了黄...
评分
☆☆☆☆☆
个人觉得,儒家的重农轻商的倾向对鲁西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我们似乎不必把儒家的影响看的太重。至于鲁西地区在经济上的退位(也是北方在经济上的退位),除了战乱外,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生态环境的因素主要是植被的破坏,关中地区和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加重了黄...
评分
☆☆☆☆☆
从漫长的中国历史看,鲁西一度是商业最为繁荣的地带,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即使到了宋元明时期,纵不算发达之地,亦是农业兴旺之所。 鲁西之落后,像作者分析的那种,应该是在清代,原因多种多样,可以归结为天灾人祸兵匪战乱。 我个人觉得,传统是不是亦在其中起了作用?比如...
评分
☆☆☆☆☆
从漫长的中国历史看,鲁西一度是商业最为繁荣的地带,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即使到了宋元明时期,纵不算发达之地,亦是农业兴旺之所。 鲁西之落后,像作者分析的那种,应该是在清代,原因多种多样,可以归结为天灾人祸兵匪战乱。 我个人觉得,传统是不是亦在其中起了作用?比如...
评分
☆☆☆☆☆
个人觉得,儒家的重农轻商的倾向对鲁西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我们似乎不必把儒家的影响看的太重。至于鲁西地区在经济上的退位(也是北方在经济上的退位),除了战乱外,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生态环境的因素主要是植被的破坏,关中地区和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加重了黄...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鲁西地区的灾荒、变乱与地方应对,1855-1937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