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的解剖

讽刺的解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吉尔伯特·海厄特(Gilbert Highet,1906—1978),苏格兰裔美国古典学家、评论家、文学史家。1938年任哥伦比亚大学拉丁语和希腊语系主任,1950年任拉丁语言与文学安东讲座教授(Anthon Professor)。海厄特一生致力于古典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古典传统》(The Classical Tradition,1949)《荷马概论》(An Outline of Homer,1935)、《教学的艺术》(The Art of Teaching,1950)等。

张沛,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兼任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著有《隐喻的生命》《比较文学:人文之道》《中说解理》等,译有《怀疑主义和动物信念》《常识中的理性》《文学与美国的大学》等。

出版者:
作者:[英国] 吉尔伯特·海厄特
出品人:
页数:384
译者:张沛
出版时间:2021-10
价格:85.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0194549
丛书系列:文学与思想译丛
图书标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讽刺(Satire)并不是最重要的文学类型,却是最富创造力和挑战性、最值得铭记的文学形式之一。著名古典学家与文学批评家吉尔伯特·海厄特将讽刺文学分为独白、戏仿与叙事三种类型,并以此为脉络在西方文学中寻踪讽刺文学的各类范本——从古希腊到现当代美国,从阿里斯托芬到欧仁·尤内斯库,从荷马到艾森豪威尔,从贺拉斯到乔伊斯,从柏拉图到乔治·奥威尔——如数家珍般勾勒出作为一种文学与文化形态的讽刺,其起源与流变,目的与方法,其或谑或虐外壳下的理想主义光辉。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阅读《讽刺的解剖》(1962),可以让我们重温一下那个久违了的“新批评”年代。作者吉尔伯特·海厄特(Gilbert Highet,1906-1978),是苏格兰裔美国古典学家、评论家、文学史家。他一生致力于古典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古典传统》(The Classical Tradition,1949)...  

评分

阅读《讽刺的解剖》(1962),可以让我们重温一下那个久违了的“新批评”年代。作者吉尔伯特·海厄特(Gilbert Highet,1906-1978),是苏格兰裔美国古典学家、评论家、文学史家。他一生致力于古典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古典传统》(The Classical Tradition,1949)...  

评分

阅读《讽刺的解剖》(1962),可以让我们重温一下那个久违了的“新批评”年代。作者吉尔伯特·海厄特(Gilbert Highet,1906-1978),是苏格兰裔美国古典学家、评论家、文学史家。他一生致力于古典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古典传统》(The Classical Tradition,1949)...  

评分

阅读《讽刺的解剖》(1962),可以让我们重温一下那个久违了的“新批评”年代。作者吉尔伯特·海厄特(Gilbert Highet,1906-1978),是苏格兰裔美国古典学家、评论家、文学史家。他一生致力于古典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古典传统》(The Classical Tradition,1949)...  

评分

阅读《讽刺的解剖》(1962),可以让我们重温一下那个久违了的“新批评”年代。作者吉尔伯特·海厄特(Gilbert Highet,1906-1978),是苏格兰裔美国古典学家、评论家、文学史家。他一生致力于古典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古典传统》(The Classical Tradition,1949)...  

用户评价

评分

在读完文学意义后不免好奇讽刺的数量质量与形式同国别、时代以及其他事件是否有联系,究竟是融于日常生活,还是基于对宏大的戏仿。

评分

作者阅读量实在太大了,翻译也好,完全可以当书单用

评分

对于讽刺文学比较详尽的解读,十分佩服作者的阅读量。

评分

“文学与思想译丛”第一种,海厄特把小题目做深做透的典范之作——“如果你想理解任何时代,就不仅需要阅读这一时代的英雄作品和哲学书籍,也需要阅读这时的喜剧和讽刺作品。”确实啊,就像苏联笑话比新闻更有利于理解时代吧。

评分

这是一本给成年人看的《皇帝的新衣》。不论故事、史实,还是经过文学技巧修饰后的各种文本,讽刺的对象不再是主要人物,其根蒂却是一个纯粹读者的个人体验。书中讲了很多他人研究的一些边角料引论,可以忽略;主要是从文本层面讲到了很多自己喜欢的,比如《神曲》《美丽新世界》《格列佛游记》《变形记》,译文的语言看似中正,细看之下还蛮横生趣味的,尤其是对文学文本进行概述的时候。怎奈这本书止步于文本层面,没有将自己引向一种哲学思考的维度,且拿来当作工具书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