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美国老牌文学季刊,1953年由美国作家乔治•普林顿、彼得•马修森等人创刊于法国巴黎,后编辑部迁回美国纽约,并持续出版至今。自创刊之日起,六十多年来,《巴黎评论》一直坚持刊发世界顶级的短篇小说和诗歌,并成功发掘推介了众多文 学新人,著名作家如诺曼•梅勒、菲利普•罗斯等人的写作生涯正是从这里起步。
★《巴黎评论》常规数字编号系列最新一辑,收录以下16位作家的长篇访谈:阿尔贝托•莫拉维亚、乔治•西默农、弗兰克•奥康纳、罗伯特•洛威尔、威廉•S.巴勒斯、约翰•契弗、唐纳德•巴塞尔姆、约瑟夫•布罗茨基、欧仁•尤奈斯库、艾丽斯•默多克、克劳德•西蒙、纳吉布•马哈福兹、 乔治•斯坦纳、塔哈尔•本•杰伦、朱利安•巴恩斯、赫塔•米勒。
★14位知名译者:唐江、路旦俊、杨向荣、杨凌峰、丁骏、苗炜等14位知名译者联袂翻译。
★14幅珍贵手稿:独家收录14幅珍贵作家手稿图,带你重返文学杰作的诞生现场。
笔记 .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7》 作者: 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 出品方: 99读书人 . 这期依然大咖云集(图二),有你喜欢的吗? . 我喜欢的有好几位,比如,布罗茨基和乔治·斯坦纳。 布罗茨基说威尼斯:“我喜欢它,除了美,还有它的衰退。那是美的衰退。它不会被重复。”这样...
评分当我取了我自己的名字后,那就是另外一种想要更加靠近那种植物的企图,因为它们知道如何生活,而我不知道。可那也是我难以逾越的一个鸿沟。对风景也是一样。我从来都没有真正欣赏过风景,我只是观察过风景而已。我总是有一种印象,风景太广阔了——会使我感到迷失的。我认为有...
评分笔记 .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7》 作者: 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 出品方: 99读书人 . 这期依然大咖云集(图二),有你喜欢的吗? . 我喜欢的有好几位,比如,布罗茨基和乔治·斯坦纳。 布罗茨基说威尼斯:“我喜欢它,除了美,还有它的衰退。那是美的衰退。它不会被重复。”这样...
评分巴黎评论第七册涵盖了十六位作家,分别来自:一意大利,四法国,一爱尔兰,四美国,一俄国,二英国,一埃及,一摩洛哥,一罗马尼亚 在数量上,英,法,美还是会占一定的优势。 他们的共性:反对哲学小说。 时间跨度大,有些作家不太了解。 纯属摘了每个作家的一些文学观。。 1...
评分当我取了我自己的名字后,那就是另外一种想要更加靠近那种植物的企图,因为它们知道如何生活,而我不知道。可那也是我难以逾越的一个鸿沟。对风景也是一样。我从来都没有真正欣赏过风景,我只是观察过风景而已。我总是有一种印象,风景太广阔了——会使我感到迷失的。我认为有...
莫拉维亚对意大利这个城市和时代的描述评价非常精准;原来奥康纳非常平易近人,也经历过很多退稿;洛威尔更愿意分享写作创作的细节;对古典文学如数家珍;巴勒斯对迷幻药物和梦有自己的长篇大论;契弗爱好广泛、生活丰富,更加入世;喜欢布罗茨基对于理性和非理性的评论,相信理性是因为它把我们带向非理性;默多克有着面对人类的志向;马哈福兹对国家政治和社会阶层有很多见解;斯坦纳像是长篇大论的哲学家但听他说话不会觉得枯燥;巴恩斯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新世代的读书评论家;感觉到作家们的世界真奇妙。
评分22.9.9
评分22.9.9
评分最喜欢乔治·斯坦纳和威廉·巴勒斯两篇,不过也发现有些作家确实挺无趣的,看完访谈对他们的作品丝毫没有想读的兴趣了,拔草也挺有效的。
评分因无聊或生脸过多而一度中断的巴评系列,在这本中再度焕发生机,每个作家皆言之有物、个性鲜明,不计观点认同与否,关键是内容输出的信息量丰富、予人启迪,采访方的储备充足和反应机智也是精彩访谈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双方势均力敌才会碰撞出火花;涵盖话题很广,但谈及受过影响或尊崇的前辈,契诃夫、陀翁、福楼拜、普鲁斯特、福克纳、乔伊斯、莎翁似乎总绕不开,大作家们对审查、重写、语言、政治气候的观点殊途同归。 篇幅最长的斯坦纳一章当值五星——“你现在看到的就是所谓的历史”“我忍受不了的是民粹主义”“我感兴趣的是爱的错误”,尖锐而睿智,锋芒金光毕现;布罗茨基说美国和苏联并无区别,想起卡尔维诺也有过类似论断;巴勒斯把剪切法写作类比为“在时间中旅行”,连接意象以重建意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