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奥斯丁,1775年12月16日生于斯蒂文顿乡一教区牧师家庭。受到较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教材就是父亲的文学藏书。奥斯丁一家爱读流行小说,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她少女时期的习作就是对这类流行小说的滑稽模仿,这样就形成了她作品中嘲讽的基调。她的六部小说《理智与感伤》(1811)《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斐尔德花园》(1814)《爱玛》(1815)以及作者逝世以后出版的《诺桑觉修道院》(1818)和《劝导》(1818),大半以乡镇上的中产阶级日常生活为题材,通过爱情婚姻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社会的风貌。作品中往往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奥斯丁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爱玛》是奥斯丁作品中艺术上、思想上最成熟的一部,也是一部匠心独具的天才喜剧之作。小说主人公爱玛是个聪明、漂亮、任性的地主小姐,她喜欢为别人做媒,并把邻近的一个孤女哈里特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主观地安排她的恋爱。哈里特一次又一次地"爱"上爱玛给她选择的"求婚者",却均以失败而告结束。终于在经历过一番戏剧性的小波折后她们都找到了与自己情投意合的人生伴侣。
批评家托•巴•麦考莱曾评价道:"作家当中其手法最接近于莎士比亚这位大师的,无疑就要数简•奥斯丁了,这位女性堪称是英国之骄傲。她为我们创造出了一大批的人物。"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Emma
“爱玛·伍德豪斯,漂亮、聪明、富有,还有舒适的家庭和快活的性情,生活中一些最大的幸福,她似乎都齐备了。她在世上过了将近二十一年,很少有什么事情使她痛苦和烦恼过。”《爱玛》的开头和《傲慢与偏见》的开头是如出一辙的语气。这样的语气,使人愉悦,使人发笑,又使人...
评分我是看了Austen的《傲》慕名来看《爱玛》的。书上写这是Austen最成熟的一本书。然而我几乎是硬着头皮看的,到最后才有一点兴趣。 爱玛为人撮合,自己却不想结婚。当然,她的撮合每次都是旨在为女伴找到一个好归宿。这倒没什么。可是当后来哈丽埃塔爱上奈特利先生时...
评分Emma或许是Jane 在小小虚荣心的作祟下构思出的人物. Jane 先于Emma 创造了才智颇高的Elizabeth, 稳重内敛的Elinor, 不切实际的Catherine,楚楚可怜的Fanny ,这些人物都有各自的过人之处也有许多无法补足的缺点,而其中每位人物所共通的最大弱势便在于她们既没财产也无地位。J...
评分Emma或许是Jane 在小小虚荣心的作祟下构思出的人物. Jane 先于Emma 创造了才智颇高的Elizabeth, 稳重内敛的Elinor, 不切实际的Catherine,楚楚可怜的Fanny ,这些人物都有各自的过人之处也有许多无法补足的缺点,而其中每位人物所共通的最大弱势便在于她们既没财产也无地位。J...
评分爱玛——真实的我们 其实,在我看来,简奥斯汀与其他名著作家很不一样。她的作品似乎从来都很容易理解。某种程度上,似乎有些崇尚Happy ending这位女士很言情小说风。这当然同其家庭,环境及历史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不同的是,简奥斯汀有着非凡的观察力,我们从之灵动的各式...
爱玛这个人物任性自以为是,在奥斯汀笔下活脱脱地表现出来。和傲慢与偏见还有理智与情感比起来,爱玛这个人物是让俺最喜欢不起来的。。。
评分我要变成个有钱的老姑娘(我特别喜欢这一对儿主角 还有书中他们跳舞的那一段没有写但是在电视剧里不能更美好
评分我对奥斯丁的兴趣远大于对她作品的兴趣。。。那种长篇的迂回的对话描写同雨果那巨细靡遗的环境描写都让我昏昏欲睡。感情转变的有点突然,虽然前面就看出来爱玛喜欢的其实是奈特利,但是窗户纸就这么捅破了还真是不可思议;爱玛误以为自己喜欢上弗兰克的那段心理真细腻,比起故事性,18世纪英国中层的生活习俗和凡人观念更有趣些
评分我对奥斯丁的兴趣远大于对她作品的兴趣。。。那种长篇的迂回的对话描写同雨果那巨细靡遗的环境描写都让我昏昏欲睡。感情转变的有点突然,虽然前面就看出来爱玛喜欢的其实是奈特利,但是窗户纸就这么捅破了还真是不可思议;爱玛误以为自己喜欢上弗兰克的那段心理真细腻,比起故事性,18世纪英国中层的生活习俗和凡人观念更有趣些
评分爱玛这个人物任性自以为是,在奥斯汀笔下活脱脱地表现出来。和傲慢与偏见还有理智与情感比起来,爱玛这个人物是让俺最喜欢不起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