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辛(1729—1781),德国启蒙运动时期重要作家和文艺理论家。主要作品有悲剧《撒拉·萨姆逊小姐》《爱米丽娅·迦洛蒂》,喜剧《明娜·封·巴恩黑尔姆》,诗剧《智者纳旦》,戏剧评论集《汉堡剧评》,美学论著《拉奥孔》以及三卷集的《寓言》。
《拉奥孔》主要内容:第一个对画和诗进行比较的人是一个具有精微感觉的人,他感觉到这两种艺术对他所发生的效果是相同的。他认识到这两种艺术都向我们把不在目前的东西表现为就像在目前的,把外形表现为现实;它们都产生逼真的幻觉,而这两种逼真的幻觉都是令人愉快的。
另外一个人要设法深入窥探这种快感的内在本质,发见到在画和诗里,这种快感都来自同一个源泉。美这个概念本来是先从有形体的对象得来的,却具有一些普遍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可以运用到许多不同的东西上去,可以运用到形状上去,也可以运用到行为和思想上去。
第三个人就这些规律的价值和运用进行思考,发见其中某些规律更多地统辖着画,而另一些规律却更多地统辖着诗;在后一种情况之下,诗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画,而在前一种情况之下,画也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诗。
第一个人是艺术爱好者,第二个人是哲学家,第三个人则是艺术批评家。
头两个人都不容易错误地运用他们的感觉或论断,至于艺术批评家的情况却不同。
《拉奥孔》成书于德国的启蒙运动期间。从莱辛、赫尔德以至歌德和席勒,这些启蒙领袖在历史的演进中不约而同达成的共识在于:“政治的统一可以不假道于政治革命,只要通过建立统一的德意志民族文化就可以实现”。 按下此论点的现实合理性不表,这种德意志民族文化的建立,离不开...
评分现在才明白原来这本书主要是diss温克尔曼的,属于德国启蒙主义和受到法国新古典主义(拉丁古典)影响的德国古典主义之间的辩论。目的是破除自希腊以来诗画界限不分的论点,肯定诗即文艺独特的价值,为德国民族文学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也影响了浪漫主义。亏我读完就记住了高贵...
评分 评分 评分我状态不好 抱歉
评分绘画(也包括雕塑)是空间的艺术,它的最高目的就是美。诗是时间的艺术,它的最高目的是理想,理想寓于动作(情节)之中。绘画通过自然符号——形状和颜色——表达,也有部分人为符号,如一些具有象征作用的符号,死神的骷髅或者酒神的角,但画家要么需要避免这些符号,要么需要使人为符号服从自然符号。诗通过人为符号——文字——表达,但是诗人应当将人为符号提升到自然符号的层次,例如通过良好的音调、音节、词藻的配合,这样诗才更能区别于散文而成为诗。随着十九世纪后期,绘画传统的转向,诗与画之争似乎渐渐平息。进入二十世纪之后,反倒是电影与文学之争取代了诗与画之争。
评分或可与李沧东的《诗》来一个两相对照。哪天得闲一定要试试看。另:父与子漫画中有一则是拿拉奥孔雕塑开涮的,十分有趣。
评分莱辛对于经典(尤其是《伊利亚特》和《埃涅阿斯纪》)真是烂熟于心啊
评分准确地说没有完整地看完,看了大约三分之二,我不打算再看下去。这学期刷文论,大约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只是走马观花。朱光潜先生的总结还是非常给力的。莱辛的观点大约与达芬奇很像。如今看这些观点,若不放在历史之中都会变得非常可笑了。然而在历史发展中,他们都说不可忽略的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