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男,1958年5月出生,河南新乡延津人。197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8年复员,在家乡当中学教师,同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到《农民日报》工作。1988年至1991年曾到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读研究生。1982年开始创作,1987年后连续发表在《人民文学》《塔铺》、《新兵连》、《头人》、《单位》、《官场》、《一地鸡毛》、《官人》、《温故一九四二》等描写城市社会的“单位系列”和干部生活的“官场系列”,引起强烈反响在这些作品中,他迅速表现出成为大作家的潜在能力,确立了创作中的平民立场,将目光集中于历史、权力和民生问题,但又不失于简洁直接的白描手法,也因此被称为“新写实主义”作家。其中《塔铺》获1987-1988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一句顶一万句》的故事很简单,小说的前半部写的是过去:孤独无助的吴摩西失去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走出延津;小说的后半部写的是现在:吴摩西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一走一来,延宕百年。书中的人物大部分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偏偏安排了一个意大利牧师老詹。
刘震云53岁了,在公共场合里总是穿着一件对襟的黑色夹袄,说是妈妈亲手做的,这让他看起来很像个乡下来的手艺人。刘震云写小说已经写了30多年,故乡延津的老乡们不觉得当作家是个多荣耀的事儿,就是个靠编瞎话为生的说书人。所以他也不觉得写作是件多么高尚的事情,他最讨厌的...
评分 评分真正炉火纯青的笔匠,从来不屑于用华丽辞藻来堆砌自己的文章,就如同真正的武林高手对决时,只有傻逼才用力气大证明自己是高手,也类似真正透人心扉的音乐,只有低级别的歌手才会不停的炫技巧。在这本书中,刘震云几乎没用过成语,除了老詹说的“孩子,头一回我不以主的名义,...
评分读这本书本打算放松一下,可读的过程中,心里越来越抓挠,苦涩得很。 书里的故事很简单,就像邻居的大爷和你闲扯,讲讲村里其他人的事情似的。可一页页翻下去,故事又不简单,刘震云说到的这些人:卖豆腐的、贩驴的、杀猪的、剃头的……这些似乎毫不相干的人的命运,却莫名其...
评分很多年前,我读高中。 我那乏善可陈的高中生活,成天板着脸孔训人也就罢了、还随时指定同学们互相打小报告的班主任,在高压下变得唯唯诺诺、只知各自为政的同班同学,我生活中只有两抹亮色:一是放学回家后偷偷读心爱的课外书,一是见缝插针地与一初中女同学约会。 ...
写了我们每个人的别扭,每个人的孤独。
评分又名《关于“不是……是……”的一万种造句法》。
评分1、和平年代的战乱感;2、说不出来的苦才是真正的苦;3、我从未见过比刘震云更啰嗦的人。
评分写了我们每个人的别扭,每个人的孤独。
评分不要说精神的痛苦只有知识分子才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