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金川戰爭新探

乾隆朝金川戰爭新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
作者:王惠敏
出品人:
頁數:452
译者:
出版時間:2025-5-1
價格:118.4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7604062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乾隆朝
  • 金川戰爭
  • 清史
  • 民族關係
  • 軍事史
  • 邊疆史
  • 曆史研究
  • 西北曆史
  • 阿木爾撒那
  • 土司製度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左傳》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有執胳,戎有受服,神之大節也。”此乃春鞦時期周臣劉康公之語。顯然,將“兵戎”與“祭祀”並列,反映齣春鞦時期政治精英已經認識到戰爭對國傢生活的重大影響。《孫子兵法》之《計篇》亦開門見山指齣:“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春鞦時期軍事專傢孫武的眼中,戰爭已經上升到關係國傢生死存亡之道的高度。乾隆朝爆發於川西北一隅的兩次金川戰爭(1747-1749,1771-177),特彆是第二次金川戰爭因規模之大、持續時間之久、耗費銀兩之多,不僅在當時震驚朝野,而且給後世以深遠的影響。項目最終成果《乾隆朝金川戰爭新探--檔案文獻與田野調查雙重奏》以有關官書為導嚮,以《金川檔》、《軍機處錄副奏摺》、《宮中檔硃批奏摺》、《宮中檔乾隆朝奏摺》、《清宮珍藏海蘭察滿漢文奏摺匯編》等相關檔案為史料基礎,並結閤田野調查資料,從邊疆與中央王朝互動的視角齣發,以交戰雙方為考察對象,揭示大小金川土司為代錶的嘉絨族群文化觀念與清王朝熟知的儒傢政治文化傳統之間的巨大差異,探究清軍難以攻剋大小金川的多重原因,管窺當時國傢機器存在的一些弊端,及其較強的調適能力和運轉效率,在此基礎上總結曆史經驗教訓,以便加深、豐富學界乾隆朝金川戰爭問題的認識。

作者簡介

王惠敏,女,湖北羅田人。2005年—2008年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院,獲曆史學碩士學位;2008年—2011年就讀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曆史學博士學位;2015年7月進入陝西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中國史博士後流動站;2017年6月齣站後入職陝西師範大學中國西部邊疆研究院,現為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清社會史、清代西南邊疆史。現已在《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中國邊疆史地研究》《史學集刊》《史學月刊》《西南邊疆研究》《藏學研究》《西北民族論叢》等期刊發錶論文近20篇;獨立主持國傢社科和教育部青年基金項目各1項,以及博士後一等資助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各1項;已齣版《明清漢口商鎮的社會變遷(1465—1861)》(中州古籍齣版社2022年版)、《中國近現代繪畫藝術鑒賞》(陝西人民美術齣版社2011年版),以及閤譯歐立德著《乾隆帝》(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2014年)等著作。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訪學。

目錄資訊


導論
一、選題緣起及意義
二、金川戰爭研究的總體特點及啓發
(一)國內相關研究成果的總體特點及啓發
(二)國外相關研究成果的藉鑒意義
三、文獻和田野調查資料的梳理及運用
(一)官修文獻
(二)相關檔案
(三)清代相關著述
(四)方誌史料
(五)史料筆記
(六)1950年代的社會調查資料
(七)筆者開展田野調查獲取的資料
四、創新之處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嘉絨諸部與西藏的淵源及其秩序認知
第一節“嘉絨”與“嘉絨土司”之概況
一、“嘉絨”地名的曆史書寫及其涵義
二、“嘉絨人”及所謂“嘉絨十八土司”
三、“嘉絨”與西藏地區的文化淵源
第二節 嘉絨土酋對“土司一皇帝”關係的認知
一、嘉絨土司的政治秩序認知與金川戰爭的關係
二、清代嘉絨土酋對“土司一皇帝”關係的認知
三、清廷的羈縻統治策略對金川土首的“寬縱”
四、“獨梗化外”之兩金川在邊疆秩序中的位置
本章小結
第二章 金川士司的由來及其與藏區和內地的聯係
第一節 兩金川土司的由來及其地理分布
第二節 戰略區位:溝通川藏交通之要道
一、九條路徑通往藏區
二、兩條道路抵達灌縣
第三節 金川及其鄰近土司與藏區的多重聯係
一、赴藏布施、熬茶和學習佛教經典
二、嚮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等尋求政治庇護
三、前往藏地學醫和采買藥材
第四節 金川及其鄰近土司與內地的多種聯係
一、下壩傭工以便緩解生計
二、持票前往內地采買物資
三、赴內地學漢話以任通事
本章小結
第三章 金川士司治下的復雜社會麵貌
第一節 金字塔式的社會等級製度
一、土司、土婦、頭人及寨首
二、領種份地、放牧牛羊及承專差的百姓
三、土司(莎羅奔)與土婦的“伴當”
四、“傢人”“使女”和“娃子”
第二節相對遲滯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一、金川土民的傢庭經濟狀況
二、金川土司的財富積纍狀況…
第三節 兵民閤一的兵役形式和嚴刑峻法
一、寓兵於民的兵役形式
二、峻法酷刑之權力威懾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迥異於內地的社會習俗和宗教信仰
第一節 與內地判然有彆的社會風俗習慣
一、寨落及其分布特點
二、日常飲食與服飾
三、傢庭規模與婚俗
四、喪葬習俗
五、大眾娛樂
第二節 篤信苯教氛圍下的多元信仰
一、全民篤信苯教
二、承載祖先記憶的“瓊鳥”崇拜
三、山神和“白石”崇拜
四、優容紅教喇嘛
五、“道士”與“扯索卦的人”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基於清代官書和檔案的金川戰爭述論
第一節 雖勝猶敗:乾隆朝清軍首徵金川
第二節 戰後川西北地區的形勢及清廷的策略
一、戰後川邊地區新政治關係格局的形成
二、清廷對川邊新關係格局的認知和應對
第三節 不滅不已:乾隆朝清軍再徵金川
一、平定小金川之麯摺過程
二、平定大金川之持久戰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地形地貌和戰碉與清軍進剿金川的關係
第一節 地形地貌特點及其對清軍的諸多掣肘
一、“跬步皆山”且“地多負險”
二、“溝深林密”且“崖磡陡削”
三、地形地貌對清軍的多重黎肘
第二節 戰碉及其對清軍進剿行動的巨大阻遏
一、川西北碉樓的起源、類型及功能
二、大小金川土司境內“堅碉林立”
三、戰碉對清軍進剿兩金川的巨大阻遏
本章小結
本章附錄
第七章 氣候對清軍進剿金川士司的多重影響
第一節 大小金川及其鄰近土司地區的氣候特點
一、金川及其鄰近土司的天氣狀況
二、以金川為代錶的嘉絨土司地區氣候特點
第二節 迥異於內地的氣候對清軍徵兩金川的阻滯
一、雨雪頻繁導緻軍需挽運格外艱難
二、不利天時對清軍進攻行動的阻遏
三、大批兵丁和夫役連年遭雨雪摧殘
第三節 清廷對金川“非時雨雪”的艱難應對
一、派善紮達者赴軍營止雨雪
二、祈晴·禱祀高山·炮轟雨雪
三、延請喇嘛赴軍營念經止雨雪
本章小結
本章附錄
第八章 土司和土民與清軍兩次徵金川的關係
第一節 土司強力抗禦與清軍難以速勝的關係
一、金川土司“恃強好戰”
二、大小頭人“拼死效命”
三、牢固控製境內屬民
第二節 土民彪悍善戰與清軍難以速勝的關係
一、慣行山道·耐寒·善築碉挖壕
二、素喜劫掠且尤其擅長山地戰
三、拼死守禦與趁間襲殺
四、據險死守且降而復叛
第三節 金川土司對川邊秩序的理解及其抵抗清軍之實質
一、金川土司對川邊秩序與國傢之間關係的認知
二、抵抗與“乞降”並舉:保住土司地位和權力
第九章 乾隆皇帝和將弁在金川戰爭中的諸多失誤
第一節 乾隆皇帝在戰爭決策上的主要失誤
一、盲目齣兵和舉棋不定
二、草率撤兵而貽誤戰機
第二節 清軍將弁在戰爭推進中的主要失誤·
一、張廣泗、訥親辦理錯誤且彼此失和
二、阿爾秦漫無措置·溫福等玩忽職守
第三節 清軍兵丁和隨徵土兵的戰鬥力堪憂
一、綠營官兵普遍庸懦畏戰
二、各司隨徵土兵不堪任用
本章小結
餘論:曆史鏡鑒及兩次金川戰爭再評價
一、兩次金川戰爭暴露的不同問題和啓示
二、乾隆朝兩次金川戰爭之再評價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川西北田野調查日誌輯要…
附錄二 兩金川部分投誠或被俘土民情況錶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