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陶涵(Jay Taylor)
國務院資深官員,通曉中國語文及事務。曾任職台北美國大使館,負責政情報告與分析;美國與中共建交後,任北京美國大使館政治參事,後任職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現為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員。
■譯者簡介
林添貴
國立台灣大學畢業,歷任企業高階主管及新聞媒體資深編輯人,譯作極豐,有《買通白宮》、《轉向:從尼克森到柯林頓美中關係揭密》、《季辛吉大外交》(合譯)、《大棋盤》、《新皇朝》等,現客居美國,主持天林媒體投資集團。
蔣經國是誰?這個問題充滿了弔詭。這個名字在台灣絕對是家喻戶曉,以致於這個問題顯得十分愚蠢。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對這個熟悉名字的背後,卻又是如此陌生。
他是遠赴俄國、經過 13 年共產主義洗禮的熱血青年,也是嫉惡如仇、在上海打老虎的蔣專員;他掌控了台灣的情治系統,國民政府的白色恐怖中,可見他的身影,但他也是親民愛民的蔣院長,晚年又推動民主改革、開放大陸探親的蔣總統。
在這麼多互相矛盾的形象中,到底哪一個比較接近的真實的蔣經國?經過李登輝主政 12 年,新台灣人又要如何重新評價蔣經國對台灣的貢獻?
陶涵(Jay Taylor)這本《蔣經國傳》(The Generalissimo”s Son)是目前最新、最完整的蔣經國傳記,由時報出版與美國哈佛大學出版社同步出版中、英文版。陶涵先後任職美國駐華大使館、國務院情報處副處長,現在是「費正清中心」研究員。
照理來說,這麼一本評傳實在不應由美國人來撰寫。但是陶涵的美國人身分,卻使他比較能跳脫台灣島內政治情緒、立場、意識形態的糾葛,來評價蔣經國,而陶涵也的確做的相當出色,他在敘述蔣經國大陸時期的經歷,對於蔣經國性格的剖析,有相當精到的看法。
而且由於陶涵本身的職務與美國對台政策相當熟習,加上近年來解密的外交文件,使得陶涵在敘述蔣經國在台灣的歲月,能挑筋剔肉,勾勒出蔣經國與台灣的命運之間的關連。書中所爆的中、台、美三角關係在冷戰時期的內幕,其精彩程度遠遠超過前一陣喧騰一時的「密使案」。
以上因素都使得這本《蔣經國傳》成為一本有見地、有深度的傳記,在十年之內,恐怕任何一本類似的著作都不可能出現超越它。
去年,母亲于台湾游玩归来,讲起台湾种种旅行见闻兴高采烈,唯有讲到白色恐怖时我竖耳听得认真。说是台湾民众到现在都没忘记当时国民党岛内实施的恐怖,台湾总统府前立有一座白色恐怖受难者纪念碑,进而提到最后的那一段非常有名的碑文:“我们不仅要追求历史真相,追究责任,...
评分 评分走进蒋氏家族里最神秘的人 台湾以一位有名的政客许信良曾经说过,蒋经国是蒋氏家族里最神秘的人。他曾有缘面见这位“总统”,长谈几个小时,却不知对方心中所想何事? 许信良何等聪明之人,你我一开口或便知我等之来意,而与蒋经国长谈几小时,都不曾看破对方一丝“马脚”,...
评分二十世纪号称中国四大传记,我读过二本,林语堂写的苏东坡,梁启超写的李鸿章,觉得都不错。朱东润的张居正,吴晗的朱元璋,据说差一点,还没有读。其他的传记也读过一些,国内建国以后的,满纸谎言,自不必说,国外的,写得好,真实而又有趣的也不多。 这个周一,在南京太平...
评分早在1950年代,台湾的省辖市市长就是选举产生的,党外人士高玉树分别在1954、1964两度当选台北市长。首府一把手居然不是自己同志,国民党大佬们觉得很没面子(可见选举过程应该还算公正),于是力促将台北升级为直辖市,这样就可以不用选了。总统蒋介石同意了,旋即任命高玉树...
电子版的好处之一就是没有删节。 近现代政治家中我最服膺的还是小蒋。书看到最后两章的时候,彷如置身时代变革的机翼上,沸腾、兴奋、无奈、悲怆。
评分补充了我的中国近代史,而且是从另一个视角。“十六岁的蒋经国和二十一岁的邓小平在莫斯科河边散步,畅谈留学见闻和未来中国的期望。”
评分很多之前的误解和臆想,由这本书开始清晰和证实
评分「使用權力容易,難就難在曉得什麼時候不去用它。」
评分大好青年,越老越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