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史(上下)

中國哲學史(上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馮友蘭(一八九五-一九九○),字芝生,河南省唐河縣人。北京大學哲學係畢業後赴美,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迴國後曆任中州大學、廣東大學、燕京大學哲學係教授,一九二八至一九五二年任清華大學哲學係教授。一九五二年起任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馮友蘭
出品人:
頁數:1104
译者:
出版時間:2009-10-1
價格:7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32034
叢書系列:馮友蘭作品精選
圖書標籤:
  • 哲學 
  • 馮友蘭 
  • 中國哲學 
  • 中國哲學史 
  • 哲學史 
  • 中國 
  • 曆史 
  • 三聯書店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寫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從問世之時起,便成為學習中國哲學史的必備參考書。引文多而且精,比較忠實於各傢思想,觀點平正;關於先秦名傢和宋明理學辨析尤精,並多有新義。陳寅恪先生評此書為:“取材嚴謹,持論精嚴,允宜列入清華叢書,以貢獻於學界。”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如果说胡适讲哲学史“截断众流”地从“诗的时代”讲起,那么冯友兰的这本哲学史,以大气魄把两千年来的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是另一种“截断众流”。这本哲学史,上篇讲诸子,下篇讲玄、佛、道、朴之类,虽略有粗泛之感,但也算举玄勾要,有条理且有通识,远高于现今...  

評分

作者首先从哲学在中国文化的地位谈起,定义作者理解的哲学。作者认为的哲学即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作者进而又谈到一个容易和哲学混淆的概念——宗教,作者说的宗教是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 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中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  

評分

纯粹的历史。 引文浩繁,且多是文言。 如非发烧友实在难以有耐心和精力看完全书。 而且读此书必需要安静的地点。 我原本打算在上下班路上看此书的计划是失败的。 读此书不仅是读而已,边读边思考才行。 否则只是走马观花…… 不过此书之价值也正在于此,作者广征博引只为使读...  

評分

犹记那年高中,政治老师讲书中哲学内容时说:“这一节内容可要好好听,学哲学可以增加智慧。”为了拯救我这堪忧的智商,我打起十二分精神去学哲学,然而我的智商却丝毫没有长进。后来,我才逐渐懂的:积学,筑基也;积而悟,为圣人。学习固然重要,但关键在于积累后的思考。哲...  

用戶評價

评分

誰要是推薦這本作為哲學興趣書籍。。。那他大概不想你有興趣。。。

评分

版本好,適閤收藏

评分

我爲這本書從新打分到五分。原因在於我認爲這本書非常有用。它就像一本現代必備的技術手冊一樣。一些人滿口外儒內法性善性惡。怎麼確定他們一本元典都沒好好讀。一本註疏都沒好好看。一點章句的工夫都沒好好下呢。隻要看他們做的大詞抽象是不是和這本書吻閤就可以瞭。命中率極高。十分高效。

评分

馮此書,確實有其獨到之處。給我瞭一個新的框架,而此框架有其新的地方,卻也不十分和我過去看過的書衝突。相反,可以互相發明。但比起牟宗三先生,馮確實不算很老實。有些地方一代而過。

评分

馮先生保佑我期末能過哲學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