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三篇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发表于2025-02-16
文学三篇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用心良苦,不止于政治哲学或文学。
评分洪老师的作品读起来,不是一个无感情专家的文字,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文字,这一点是一直以来最吸引我的。
评分个人觉得本书作者是目前少有的思想者,有洞见,且能对当下世界保持深入、严肃的理论思考。本书看似为四篇论文的合集,其中却又清晰的思考脉络,那就是现代人的生存问题,以及现代人与权力的关系。现代人脱离古典的组织,好像更加自由,却原子化,更加孤独,更容易在契约团体下内斗内耗,直至最后变成难于反抗技术统治的螺丝钉。今天我们更自由了吗?情况恰恰相反。作者对文学想象留了很大的善意和期待,读完此书又勾起我去读理查德·罗蒂、昆德拉、阿兰·布鲁姆的兴趣。这就是好书啊,引人进入另一个好书的宇宙。最近会重读一遍,尽量写一篇长评论。
评分能不能不要炒冷饭啊?没有新文吗?
评分作者关于卡夫卡的论文写得相当之好
洪涛,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政治思想史等。著有《<格列佛游记>与古今政治》《本原与事变——政治哲学十篇》《心术与治道》《逻各斯与空间——古代希腊政治哲学研究》;译有柏拉图《政治家》、卢梭《论语言的起源》、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寻找政治》等。任《复旦政治哲学评论》主编。
【三部世界文学名著,三篇哲学式解读】
【遁入小说的迷宫,寻找现代性的出口】
【深度剖析:技术与权力的关系,现代社会中人的处境,以及这一困境如何形成等诸多重要问题】
【特为撰写 9 万余字代前言,详述个体与现代性问题】
本书是一部基于政治哲学视角的文学评论集,作者选取了三部世界文 学名著作为切入点来讨论现当代政治哲学问题。作者认为小说伴随着现代而诞生,记载了现代个体的希望、恐惧、苦难和伟业。透过小说这扇窗户,对现代之本质及其所面临的问题能有一种深入的了解。
《格列佛游记》问世于现代国家诞生之初,是一部革命后文学;小说以一个游历者或探险者的眼睛,展望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预言了作为现代国家之重要特征的技术统治。
卡夫卡小说含义隽永,对现代国家另一重要特征——官僚统治——的揭示,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新型政治的“可见性”的丧失,很大程度上正是技术统治和官僚统治的深化的结果,二者联手打造了现代国家机器。
奥威尔小说是一部政治“预言”,是对如何化人为物、“机器”组装的完整流程的“见证”,进入 21 世纪,人们或许会愈发认识到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
《作为“机器”的国家》是一篇政治学色彩较浓的论文,因其主题与本书所收三篇文学评论的主题遥相呼应,故收作附篇。
作者并为本书新撰写了一篇九万余字的代前言《小说与个体》,提出以想象作为克服个体的彼此殊异性的新途径,以抵抗技术主义对人性的吞噬,产生一个“同情”“共情”,甚至“友爱”的世界。
(《〈格列佛游记〉与古今政治》单行本原有一个题记,编辑摘录部分,转贴于此) 《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著作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作品,也被公认为现代英国小说的一部开山之作。但长期以来,这部雅俗共赏之作的真实意蕴和斯威夫特的严肃意图则众说纷纭。20世纪的乔治•奥...
评分本文转载自《上海书评·一周书记》,作者李公明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152249 前些天有上海的朋友向我推荐新出版的《文学三篇:一个政治哲学视角》,该书是一部基于政治学视角的文学评论集。作者在对三部世界文学名著的解读中带有强烈的现实意识和鲜明...
评分本书从政治哲学视角深入解读了斯威夫特、卡夫卡与奥威尔的相关作品,并集中围绕现代技术统治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众所周知,现代大学学科划分日益精细,因而造成文史哲相互“隔绝”的情况,本书则是努力打破现代学科壁垒的一次有益尝试。作者从政治哲学视角入手,试图阐释...
评分(《〈格列佛游记〉与古今政治》单行本原有一个题记,编辑摘录部分,转贴于此) 《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著作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作品,也被公认为现代英国小说的一部开山之作。但长期以来,这部雅俗共赏之作的真实意蕴和斯威夫特的严肃意图则众说纷纭。20世纪的乔治•奥...
评分(此著能够出版殊为难得,部分文字我有评论,贴在此处) 西闪/文 在今天阅读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的人不多了。或许他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18世纪的讽刺小说家,仅此而已。我看到一个读者对《格列佛游记》的评语:“小时候翻过,没有一点文学价值。” 有趣...
文学三篇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