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十月的雨天,一对母女分别离开自己生活的国家,到东京见面:她们漫步在河道旁,躲避台风,分享咖啡馆和餐厅的美食,参观画廊,欣赏城市中最激进的现代艺术。与此同时,她们聊天气、星座、服装和物品,乃至家庭、距离和记忆。
母亲在香港长大,在两个女儿出生之前移民。她们之间彬彬有礼 ,但并不亲密。一种混合着失望和希望的感觉笼罩着她们的互动,仿佛一个系着渴望和绝望的结。这次旅行或许并没有像女儿所希望的那样成功,虽然几乎一切都按计划发生,没有什么糟糕的意外。
《冷到下雪》以最纤细的笔触写出了隐忍、含蓄、疏离的东亚母女关系。它也质疑我们是否有共同言说的语言,哪些维度可以容纳爱,以及我们是否有资格真正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
————————————————————————————————
从1500多部作品中脱颖而出
获英美澳三家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小说奖
被翻译成20种语言
“也许
不去理解万事万物
也没关系。”
这本书是讲一对母女一起到日本旅行,关于她们这次旅行的前因后果,我们无从得知,只是跟着母女在日本吃饭,住宾馆,逛街逛展览。作者文风很平淡,看似无事发生,但字里行间,这对母女关系却又显得亲密又疏离,好像彼此之间分享着一个重大的秘密,只有读者不知。作者并没有深挖...
评分在书店里看到,少有的翻过之后决定读完的一本书。书的背面形容母亲“spectral”,于是带着这个预期读完了全书-觉得作者处理得还是很好的,只有两三处短暂地找不到母亲,但很快母亲又重现,也没有怀疑、没有追问,重现了就好,就继续走下去。到了我觉得最最露骨的地方,也就是母...
评分《冷到下雪》这部小说,4.5万字,作者欧健梅以十月东京的雨天为背景,描写了一对母女在日本旅行的故事。 这对母女都不住在日本,而且母女之间长期没有共同生活,两人之间的情感有些疏离。略有些陌生的母女,在陌生的环境共游,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本书是母女之间一次地理上...
评分看到荞麦在读的一本书,早上七点开始阅读,一个上午就读完了,中途还去剪了头发、吃了午饭、帮今天毕业答辩的朋友买了东西。看完这本书距离下午一点还有一刻钟。回头看这本书的出版日期,未曾想到是本月的新书。新的不可思议呀!这本由澳大利亚籍华人欧健梅所做的小说(?)出...
评分没有“下雪”,倒是东京变得多雨。“冷到下雪”大抵是象征着互相尊重但有些疏离的母女关系(只要不是很大的问题那就继续维持着表面的平衡),也是对生活所持的一种忍耐态度。“我”在旅行中不时冒出的遐思,有一点便是:“我们这辈子能做到的,就是像烟雾穿过树枝那样度过余生...
繁体版的书名叫《下雪时节》,书不厚,翻开是密密麻麻的字,一页一页的,我喜欢,像母女之间那种厚重的情感,分离不开,希望这次去上海书展能让作者签名。继续读书……晚上一口气读完了,其实不像我想象的有那种激烈的情感描写反而都很克制,但我知道这背后有多浓烈。
评分小步慢走般极其耐心的叙事,途经了许多近乎“无意义”的事物,也邂逅了一些悲凉的东亚时刻,还有一种几乎属于汉语的拘谨又深邃的美感。
评分你可以从任意段落开始阅读;你可以用它来催眠;你可以学习到没有什么想写且能写的情况下,如何写出一本小书;你甚至觉得自己会期待看到那些夸赞的声音是从哪些角度发出来的…
评分这80页给人的感觉太像是一种旅行中的散步,无数细节混在异国空气里,被呼吸,被转化成过去无数相勾连的回忆与自我审视。那些纤细的思维可以关联成一种做题家的意义感,关联成不动声色的亲子关系。但那些东西就是在太平山的观光望远镜里,在莫奈的干草垛前自然而然出现在身上的东西。读完实在会让人感觉自己也真的再经历了一次长途旅行。
评分新书发布会上,有人问作者,你的小说里并没有具体交代女儿的年龄,你在书写的时候,有对女儿的年龄考虑过吗?作者回答说:她在书写时,想象女儿的年龄大概是二十大几,靠近三十岁的年纪。这个时候的女儿已是成人,而她也意识到母亲日益衰老。听到这段话,莫名感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