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組曲,ISBN:9789570834147,作者:依蕾娜·內米洛夫斯基
依蕾娜.內米洛夫斯基 Irène Némirovsky
1903年生於烏克蘭的首府基輔,猶太裔出身,因俄國革命之故,1917年全家逃離俄國,後遷徙至巴黎定居,18歲起開始以法文寫作。1926年與一位同為俄國出身的銀行家米歇爾‧艾普斯坦結婚,處女作《大衛.高勒德》(David Golder, 1929)在巴黎甫出版即聲名大噪。同年,生下大女兒丹妮絲(Denise Epstein)。緊接著出版的《舞會》(La Bal, 1930)同樣轟動。1937年,她的小女兒伊莉莎白(Élisabeth Epstein)出生。與其他同期的猶太作家一樣,依蕾娜.內米洛夫斯基因為血統的關係無法通過國籍審查,始終維持滯法俄國人的身分。二次大戰歐洲戰場全面開打,1940年,內米洛夫斯基的作品因為血統問題被迫停止發行。同年,她隨著法國境內的逃亡潮逃到伊希-主教鎮(Issy-l'Év que)附近。1941年,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依蕾娜.內米洛夫斯基遭法國警察逮捕,1942年夏天於奧斯威辛集中營遇害,她的先生隨即也因猶太身分被捕,在毒氣室裡結束生命。他們的大女兒丹妮絲當時年僅13歲,逃亡時始終帶著一只箱子,裡面裝了母親所遺留的珍貴紀念物:內米洛夫斯基最後的手稿,也就是至今甫得一見的《法蘭西組曲》。
不算是正规的书评,只是记起内米洛夫斯基的创作笔记中,作家关于一位当代英雄之死的观点,略记一笔。 犹太女作家内米洛夫斯基(Irene Nemirovsky)生于俄国大资产阶级家庭,1918后举家逃往法国,成为著名作家,二战开始后,因犹太人身份与丈夫一同被送往集中营,迅速殒命。她的...
评分我曾认为,女性作家是永远难以企及伟大的,因为她们无法摆脱顾影自怜的自恋,这一女性作家特质,在成就了她们的同时也成为她们的局限。 《法兰西组曲》是我看到的一个例外。它让我看到一位女性作者可以超脱自身的小世界,对时代和世界怀有真真切切的关注。宛如工笔画一般...
评分《法兰西组曲》是在火车上看完的。火车孤独地按着自己的节拍轰鸣着,窗子上不断地掠过一些或明或暗的飘忽的风景,像极了褪了色的老电影。这种气氛,和《柔板》里的情调有些相似。 这是一个未完成的故事,故事还没有真正展开,一切就戛然而止了。作者内米洛夫斯基1942年死于奥斯...
评分 评分看了《法兰西组曲》的第二部《柔板》,很久没有被激起这样的阅读兴奋了。打从现代派兴起之后,满目皆是支离破碎的结构,东一榔头西一棒的叙事,歇斯底里的即兴对话。这次看到这么传统笔法的小说,那根绷紧的阅读神经,马上就被按摩松弛了。清晰的叙事线,扎实的细节功夫,丰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