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琳达•格林豪斯(1947-),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学士(1968),耶鲁法学院硕士(1978)。在《纽约时报》从事过30年联邦最高法院事务报道(1978-2008),1998年获普利策奖,是美国最杰出的法律记者之一。2008年退休后,她在耶鲁法学院任教,仍为《纽约时报》撰写双周专栏。最新著作是2010年与伊娃•西格尔合著的Before Roe v. Wade: Voices That Shaped the Abortion Debate Before the Supreme Court’s Ruling。
【译者简介】
何帆(1978-),湖北襄樊人,法学博士,现为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著有《大法官说了算:美国司法观察笔记》(法律出版社,2010),译有《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上海三联书店,2010)、《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作为法律史学家的狄更斯》(上海三联书店,2009)、《玩转民主:美国大法官眼中的司法与民意》(法律出版社,2011)。另著有刑事司法著作若干。
哈里•布莱克门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长大,与沃伦•伯格儿时即是好友。伯格成为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后,推荐布莱克门进入最高法院,两人亲密无间,被并称为“明尼苏达双胞胎”。然而,由于政见相异,布莱克门与伯格最终渐行渐远,直至形同陌路,老死不相往来。布莱克门也从一名保守派人士,成长为自由派大法官的领军人物。《纽约时报》资深记者、普利策奖得主琳达•格林豪斯借助布莱克门去世后留下的50万份个人文献,翔实叙述了布莱克门与伯格的决裂经过,生动刻画了前者在堕胎、死刑、种族平权等案件中的内心挣扎与立场变化,揭示了最高法院重大判决的决策内幕。
阅读《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缘于杨葵先生的推荐。做为工科毕业生,历来对法律类书籍敬而远之,但这本《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却读来饶有趣味,似得感谢作者的妙笔生花。而且对于我等法律门外汉,读此书,像上了一堂普法训练课,很有收获。 ≪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
评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是国家最高审判机构,由9名终身法官组成。建国至今,美国共有过112名大法官,他们被称为“法官中的法官”,其日常工作生活,在普通人眼里很神秘。 格林豪斯是《 纽约时报 》记者,按我们的说法,专跑联邦最高法院口儿的,一跑三十年。她仔细研读大法官哈里...
评分布莱克门:与堕胎争议相始终的大法官 ——读格林豪斯《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哈里.布莱克门的最高法院之旅》 刊于9月6日《中国图书商报》,题为《他以堕胎案改变了美国》 杨津涛 众所周知,在美国的宪政体制中,最高法院作为司法分支,与白宫代...
评分之所以喜欢令狐冲,喜欢笑傲江湖里的他,是因为在外界的重重舆论之下,他依然听从内心的声音,坚守自己的立场,他虽不是在争议中成长,却在争议中存活。 看这本书的时候,常常觉得心力交瘁,直接秒杀了我想当律师的想法,更不用说法官了。但也许在IP领域,情况会好很多吧,不...
评分之所以喜欢令狐冲,喜欢笑傲江湖里的他,是因为在外界的重重舆论之下,他依然听从内心的声音,坚守自己的立场,他虽不是在争议中成长,却在争议中存活。 看这本书的时候,常常觉得心力交瘁,直接秒杀了我想当律师的想法,更不用说法官了。但也许在IP领域,情况会好很多吧,不...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系列太好了!
评分专业书籍还是应该由专业人士翻译,很多术语不是英语专业人士能了解到的。
评分“我们这些读法律的人,常常迷失在各种抽象的概念里,那些惯例、程序、法律术语,会把法律人与那些寻求正义的人们分隔开。”
评分“我们这些读法律的人,常常迷失在各种抽象的概念里,那些惯例、程序、法律术语,会把法律人与那些寻求正义的人们分隔开。”
评分一位值得尊敬的大法官,从他面对各类案件颇具争议的态度,可以看见一个人思考、判断、前行的轨迹,即使他发表的意见在今天仍然无法评判出对错,但基于平等、自由、公正和人性的出发点,教他在司法史上留下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