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埃琳·A.契克为了追寻自己的激情,离开学了三年的工科专业,转向社会学研究。作为激情原则的信奉者,她逐渐意识到,“我爱我的工作”也有陷阱:遵循 “内心热爱”做出专业或职业选择的人,可能会因“过度工作”成为“理想工人”。
追随内心的热爱,听从内心的激情。这样的表达充满力量。然而,“激情原则”为投身热爱的人带来了什么?作者做了一系列访谈和调查,具体鲜活的访谈记录和真实有力的调查数据告诉我们,激情原则在当今不稳定、不合理的劳动力市场中,很可能会让劳动者成为理想工作者,雇主会“利用激情”使过度工作合理化,同时还会加剧阶层、性别和种族间的不平等。很多人在没有资源支持下仅仅追随激情做出职业选择,由于保障和跳板较少,得到的劳动回报与其付出不成正比,然而,有相应资源支持的人则更有条件去实现内心的“热爱”。
一份“好的工作”,究竟有着怎样的标准?如果热爱是一场徒劳,你是否会多一些批判和反思?没有人能够给出确切的答案,但我们始终可以重新审视问题。
如果热爱是一场徒劳,你是否还会听从内心的激情?
凡人三部曲。激情也是有陷阱的。这个陷阱里,有过度工作的你,有成为“理想工人”的你,有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你。
劳动力市场上的参与者可能会相信,热爱自己的职业就会让工作时感觉不那么像在工作,但他们仍然是劳动者,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贡献者,与那些从事几乎没有机会表达激情的行业的劳动者是一样的,而资本主义经济从他们劳动的双手中赢取了利益。
凡人三部曲。激情也是有陷阱的。这个陷阱里,有过度工作的你,有成为“理想工人”的你,有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你。
作者简介:
埃琳·A.契克,密歇根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机械工程系副教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社会学博士,蒙大拿州立大学电气工程和社会学学士。研究领域为性别社会学、文化社会学,曾为《大西洋月刊》《哈佛商业评论》《对话》撰写专栏文章,其研究成果被《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哈佛商业评论》《时代》《卫报》《福布斯》等媒体广泛引用,并得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多项资助。
埃琳·A.契克,密歇根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机械工程系副教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社会学博士,蒙大拿州立大学电气工程和社会学学士。研究领域为性别社会学、文化社会学,曾为《大西洋月刊》《哈佛商业评论》《对话》撰写专栏文章,其研究成果被《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哈佛商业评论》《时代》《卫报》《福布斯》等媒体广泛引用,并得到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多项资助。
读完之后,无论听到什么人生建议脑子里都会出现这本书的影子。passion是一个如此强大的概念,完美迎合"the meritocratic ideology" 和 "the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trope of neoliberalism",也竟无其他更好的概念能契合self-expressive action的需要。今早看见 界面 的报道...
评分读完之后,无论听到什么人生建议脑子里都会出现这本书的影子。passion是一个如此强大的概念,完美迎合"the meritocratic ideology" 和 "the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trope of neoliberalism",也竟无其他更好的概念能契合self-expressive action的需要。今早看见 界面 的报道...
评分最近看完了“凡人三部曲”的《又要上班了》和《放不下的手机》,可以说对书中描述的现代人的痛点深深地共鸣了。于是,我迫不及待的翻开了第三本《激情的陷阱:过度工作、理想工人和劳动回报》,不得不说,更是写满了现代打工人的心声。 《激情的陷阱》里,作者通过对一百名大学...
评分“激情”对于浸淫于经世致用实用主义的读者们或许会像一个奢侈的纠结。虽然奢侈但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当你宣称以激情引导工作志向时,你成了更高效好用的劳动力。 不过我其实没有真的遇到过上班的同龄人说在工作中追求激情热爱的,可能是简中特色,倒是搞学术的一个个说“以学...
评分原文首发于《上海书评》: https://mp.weixin.qq.com/s/gXE21LxR5TGDptWZVo-ixA 美国社会学家艾琳·A. 契克(Erin A. Cech)于2021年出版了探讨当代美国求职困境的新作《激情的陷阱:过度工作、理想工人和劳动回报》。这是一本切中时弊的书。作为一部典型的社会科学著作,本书...
网络上有这样一段流行语,反应了我们当下的生活状态。上联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下联是:钱包那么小,哪儿也去不了。还有个横批是:好好上班。有人说:工作是生活的调味剂,每一天都充满了色彩。也有人说:职场是成长的舞台,每一步都踏出了自我超越的节拍。请问各位读者,你爱你的工作吗?如果你的回答是:“我爱我的工作”,你是否深刻思考过这其中究竟意味着什么?
评分2025年读过的难得佳作。作者通过对百人进行访谈、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汇集相关信息,内容深刻、数据详实。书中深度剖析了当下涉及全人类在生存、求职上的切肤之痛,引发人们思考,特别推荐给大家。
评分很有趣的角度,人在做更感兴趣的工作时会更好地被剥削,剥削被包装成自我价值的实现,让人难以发现。
评分这本书提醒我们,别被工作要有激情的话术骗了。按激情原则找工作,是有资格的。
评分很有趣的角度,人在做更感兴趣的工作时会更好地被剥削,剥削被包装成自我价值的实现,让人难以发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