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读人群 :社会科学、哲学领域读者
«巴斯卡的“批判实在主义”理论强调本体论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机制分析在科学中的核心地位以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方法论上的统一性 。在科学哲学方面,这些都是突破性的贡献。
«巴斯卡的《科学的实在主义理论》是批判实在主义的奠基之作,在学术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内容简介
社会科学作为科学的一部分,其研究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基础之上(尤其是本体论),而自笛卡尔到波普尔以来的科学哲学传统,几乎都不太触及 “本体论”。因此,巴斯卡提出了一个显然比波普尔的“划界问题”更加根本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本体存在)才使得科学活动成为可能?《科学的实在主义理论》一书则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巴斯卡认为,世界应该被划分成三个领域,即真实领域(Domain of Real)、事实领域(Domain of Actual)和经验领域(Domain of Empirical),这三个领域依次真包含,即真实领域包含事实领域、事实领域包含经验领域。三个领域对应的是世界运行的机制(mechanism)、事物(event)和经验(experience)。人类的经验生活存在于经验领域;通过人类的想象和思考,事物能够为人类所认识;但无论如何,人类无法利用自身的理念来直接触及世界运行的机制。世界运行的机制在事实领域和经验领域中始终存在着,人类的科学活动正是在事实领域和经验领域中探索,因而能够感知到机制的存在;但另一方面,由于机制存在于人类无法直接触及的真实领域,因此穷尽对机制的探索是不可能的。只有在本体论上绝对主义的前提下强调认识论的相对主义,才能够使得科学能够在开放体系下踏实地在往真理的大道上前行。只有在科学实在主义的本体论前提下,才能在“科学发现的逻辑”引领下,制定出真正的“科学研究的纲领”。巴斯卡将科学哲学在本体论的意义上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
罗伊·巴斯卡(Roy Bhaskar),1944.5.15-2014.11.19,原名拉姆·罗伊·巴斯卡(Ram Roy Bhaskar),印度裔英国籍哲学家,批判实在主义(critical realism)哲学的创始人。 董杰旻,波士顿大学金融经济学专业硕士,现为复旦大学复杂决策分析中心助理研究员。2017年毕业于波士顿大学,取得Master of Science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产业经济学、社会科学哲学。译有《国际政治的社会演化》《科学的实在主义理论》《自然主义的可能性》等。
编者按: 1. 本期推文是王铸成、唐世平(2011)合写的论文的完整版,并且是第一次发表。值得一提的是,《科学的实在主义理论》中译本(即将在格致出版社出版)在一些术语的译法上与本文有所不同。 2. 《科学的实在主义理论》的中译者(董杰旻)认为,巴斯卡的文笔其实非常晦涩...
评分编者按: 1. 本期推文是王铸成、唐世平(2011)合写的论文的完整版,并且是第一次发表。值得一提的是,《科学的实在主义理论》中译本(即将在格致出版社出版)在一些术语的译法上与本文有所不同。 2. 《科学的实在主义理论》的中译者(董杰旻)认为,巴斯卡的文笔其实非常晦涩...
评分编者按: 1. 本期推文是王铸成、唐世平(2011)合写的论文的完整版,并且是第一次发表。值得一提的是,《科学的实在主义理论》中译本(即将在格致出版社出版)在一些术语的译法上与本文有所不同。 2. 《科学的实在主义理论》的中译者(董杰旻)认为,巴斯卡的文笔其实非常晦涩...
评分编者按: 1. 本期推文是王铸成、唐世平(2011)合写的论文的完整版,并且是第一次发表。值得一提的是,《科学的实在主义理论》中译本(即将在格致出版社出版)在一些术语的译法上与本文有所不同。 2. 《科学的实在主义理论》的中译者(董杰旻)认为,巴斯卡的文笔其实非常晦涩...
评分编者按: 1. 本期推文是王铸成、唐世平(2011)合写的论文的完整版,并且是第一次发表。值得一提的是,《科学的实在主义理论》中译本(即将在格致出版社出版)在一些术语的译法上与本文有所不同。 2. 《科学的实在主义理论》的中译者(董杰旻)认为,巴斯卡的文笔其实非常晦涩...
本质是超验的实在论,属于巴斯卡的早期观点/基石观点,他认为经验论和唯理论之争的根本在于忽视了对本体论的关注,因此,他重新确定了本体论研究的地位,并把机制视为最具根本性的超验的实在。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在搭建自己的科学哲学基础的阶段,巴斯卡努力做出积极的调和工作:他坚持科学的统一性,却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另辟蹊径;他承认因果关系的重要性,却坚持只有机制研究才是最为根本的;他承认世界的实在性,却又把不可经验观察的机制纳入实在的范畴;他承认了社会世界是有意义的,但并不否认能对意义做科学的研究。巴斯卡由此奠定了批判实在论的科学哲学基础。当他为自己的研究搭建好了哲学基础之后,便着手回答社会科学何以可能的问题,巴斯卡提出了两个最具关键性的内容——分层实在论与社会—行动转换模式。
评分划时代的巨著。有幸亲自聆听过作者的教诲(徐晓宏君当时就坐在我的旁边),可惜彼时未能领悟他的思想。感谢译者的付出,让我们得以用中文阅读此书,而此书的重要性只有反复研读才能真正领会。
评分划时代的巨著。有幸亲自聆听过作者的教诲(徐晓宏君当时就坐在我的旁边),可惜彼时未能领悟他的思想。感谢译者的付出,让我们得以用中文阅读此书,而此书的重要性只有反复研读才能真正领会。
评分本质是超验的实在论,属于巴斯卡的早期观点/基石观点,他认为经验论和唯理论之争的根本在于忽视了对本体论的关注,因此,他重新确定了本体论研究的地位,并把机制视为最具根本性的超验的实在。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在搭建自己的科学哲学基础的阶段,巴斯卡努力做出积极的调和工作:他坚持科学的统一性,却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另辟蹊径;他承认因果关系的重要性,却坚持只有机制研究才是最为根本的;他承认世界的实在性,却又把不可经验观察的机制纳入实在的范畴;他承认了社会世界是有意义的,但并不否认能对意义做科学的研究。巴斯卡由此奠定了批判实在论的科学哲学基础。当他为自己的研究搭建好了哲学基础之后,便着手回答社会科学何以可能的问题,巴斯卡提出了两个最具关键性的内容——分层实在论与社会—行动转换模式。
评分本质是超验的实在论,属于巴斯卡的早期观点/基石观点,他认为经验论和唯理论之争的根本在于忽视了对本体论的关注,因此,他重新确定了本体论研究的地位,并把机制视为最具根本性的超验的实在。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在搭建自己的科学哲学基础的阶段,巴斯卡努力做出积极的调和工作:他坚持科学的统一性,却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另辟蹊径;他承认因果关系的重要性,却坚持只有机制研究才是最为根本的;他承认世界的实在性,却又把不可经验观察的机制纳入实在的范畴;他承认了社会世界是有意义的,但并不否认能对意义做科学的研究。巴斯卡由此奠定了批判实在论的科学哲学基础。当他为自己的研究搭建好了哲学基础之后,便着手回答社会科学何以可能的问题,巴斯卡提出了两个最具关键性的内容——分层实在论与社会—行动转换模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