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的逻辑

人文科学的逻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德] 恩斯特·卡西尔
出品人:
页数:296
译者:关子尹
出版时间:2025-5
价格:6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98063
丛书系列:译文经典(精装本)
图书标签:
  • 人文科学
  • 逻辑学
  • 方法论
  • 学术写作
  • 思维训练
  • 知识体系
  • 研究方法
  • 批判性思维
  • 哲学
  • 社会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人文科学的逻辑》为德国著名哲学家、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代表人物恩斯特•卡西尔的重要著作。作者在书中分五章探讨了人文科学的对象、自然与人文的不同感知方式、自然概念与人文概念的差异性、文化形式、文化价值与现代文化悲剧等重大问题,旨在从其“符号形式的哲学”出发解答人文与人文科学的可能性基础问题。

本书出版于1942年,与稍后的《人论》(1944年)一起构成卡西尔晚年文化哲学思考的代表性成果,也是现代西方文化哲学经典。

作者简介

作者丨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

现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被誉为“当代哲学中最德高望重的人物之一,现今思想界最具百科全书知识的一位学者”。他出身于德国犹太富商家庭,在希特勒上台后离开德国,流亡英美等国。

译者丨关子尹

德国鲁尔-波鸿大学哲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暨前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哲学、现象学、语言哲学、人文电算等,并有《海德格尔的诠释现象学与同一性思维》(德文)、《从哲学的观点看》、《教我心醉,教我心碎》等中、英或德文著述与论文多种。

目录信息

目录
译者序
再版译例
台二版序
第一章 人文科学之对象
第二章 事物之感知与表达之感知
第三章 自然概念与人文概念
第四章 形式问题与原因问题
第五章 “文化之悲剧”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江湖上人称“刘(国英)、关、张(灿辉)”之一的关子尹教授可谓汉语哲学界之“名宿”,虽然其哲学成果并不只是以中文发表的。将其作为汉语哲学家有几层意思,一是中文是他的母语,他也主要是以汉语写作哲学的,二是他自觉地思考汉语哲学和与汉语哲学相关的问题。 关子尹作为汉...

评分

江湖上人称“刘(国英)、关、张(灿辉)”之一的关子尹教授可谓汉语哲学界之“名宿”,虽然其哲学成果并不只是以中文发表的。将其作为汉语哲学家有几层意思,一是中文是他的母语,他也主要是以汉语写作哲学的,二是他自觉地思考汉语哲学和与汉语哲学相关的问题。 关子尹作为汉...

评分

【作者简介】李恩来,男,1963年1月15日出生。吉林大学哲学博士,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硕士生导师。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兼政治系主任。 【摘要】自康德以后,人文科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因而人文科学的逻辑也就成为现代西方哲学所要...  

评分

【作者简介】李恩来,男,1963年1月15日出生。吉林大学哲学博士,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硕士生导师。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兼政治系主任。 【摘要】自康德以后,人文科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因而人文科学的逻辑也就成为现代西方哲学所要...  

评分

【作者简介】李恩来,男,1963年1月15日出生。吉林大学哲学博士,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硕士生导师。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兼政治系主任。 【摘要】自康德以后,人文科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因而人文科学的逻辑也就成为现代西方哲学所要...  

用户评价

评分

从历史上来说,卡西尔作为新康德主义者,其实是绕不开“人是什么”这一问题的。从卡西尔的学术背景来看,他也能跳出马堡新康德主义关照认识论的传统视野,作为世纪之交的哲学家,卡西尔一方面为精神科学而担忧,这个担忧表现在1942年的《人文科学的逻辑》之中,而且作为未来文化哲学导论的符号形式哲学也是要克服这个危机,这在1923年已经明确表达出来了,他的文化哲学或者说符号形式哲学就是要克服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紧张困境。另外一方面,他也同舍勒等当时另外的哲学家一道关注“精神和生命”这样一个时代主题。而这个主题在同时代的哲学家,遭到了无情嘲讽,觉得这是错误的命题。甚至在纳粹时期作为一名犹太人,卡西尔的个人遭遇也促使他不断地考虑“人是什么”这一问题,并写出了《人文科学的逻辑》这部反思人类命运的著作。

评分

从历史上来说,卡西尔作为新康德主义者,其实是绕不开“人是什么”这一问题的。从卡西尔的学术背景来看,他也能跳出马堡新康德主义关照认识论的传统视野,作为世纪之交的哲学家,卡西尔一方面为精神科学而担忧,这个担忧表现在1942年的《人文科学的逻辑》之中,而且作为未来文化哲学导论的符号形式哲学也是要克服这个危机,这在1923年已经明确表达出来了,他的文化哲学或者说符号形式哲学就是要克服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紧张困境。另外一方面,他也同舍勒等当时另外的哲学家一道关注“精神和生命”这样一个时代主题。而这个主题在同时代的哲学家,遭到了无情嘲讽,觉得这是错误的命题。甚至在纳粹时期作为一名犹太人,卡西尔的个人遭遇也促使他不断地考虑“人是什么”这一问题,并写出了《人文科学的逻辑》这部反思人类命运的著作。

评分

从历史上来说,卡西尔作为新康德主义者,其实是绕不开“人是什么”这一问题的。从卡西尔的学术背景来看,他也能跳出马堡新康德主义关照认识论的传统视野,作为世纪之交的哲学家,卡西尔一方面为精神科学而担忧,这个担忧表现在1942年的《人文科学的逻辑》之中,而且作为未来文化哲学导论的符号形式哲学也是要克服这个危机,这在1923年已经明确表达出来了,他的文化哲学或者说符号形式哲学就是要克服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紧张困境。另外一方面,他也同舍勒等当时另外的哲学家一道关注“精神和生命”这样一个时代主题。而这个主题在同时代的哲学家,遭到了无情嘲讽,觉得这是错误的命题。甚至在纳粹时期作为一名犹太人,卡西尔的个人遭遇也促使他不断地考虑“人是什么”这一问题,并写出了《人文科学的逻辑》这部反思人类命运的著作。

评分

从历史上来说,卡西尔作为新康德主义者,其实是绕不开“人是什么”这一问题的。从卡西尔的学术背景来看,他也能跳出马堡新康德主义关照认识论的传统视野,作为世纪之交的哲学家,卡西尔一方面为精神科学而担忧,这个担忧表现在1942年的《人文科学的逻辑》之中,而且作为未来文化哲学导论的符号形式哲学也是要克服这个危机,这在1923年已经明确表达出来了,他的文化哲学或者说符号形式哲学就是要克服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紧张困境。另外一方面,他也同舍勒等当时另外的哲学家一道关注“精神和生命”这样一个时代主题。而这个主题在同时代的哲学家,遭到了无情嘲讽,觉得这是错误的命题。甚至在纳粹时期作为一名犹太人,卡西尔的个人遭遇也促使他不断地考虑“人是什么”这一问题,并写出了《人文科学的逻辑》这部反思人类命运的著作。

评分

从历史上来说,卡西尔作为新康德主义者,其实是绕不开“人是什么”这一问题的。从卡西尔的学术背景来看,他也能跳出马堡新康德主义关照认识论的传统视野,作为世纪之交的哲学家,卡西尔一方面为精神科学而担忧,这个担忧表现在1942年的《人文科学的逻辑》之中,而且作为未来文化哲学导论的符号形式哲学也是要克服这个危机,这在1923年已经明确表达出来了,他的文化哲学或者说符号形式哲学就是要克服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紧张困境。另外一方面,他也同舍勒等当时另外的哲学家一道关注“精神和生命”这样一个时代主题。而这个主题在同时代的哲学家,遭到了无情嘲讽,觉得这是错误的命题。甚至在纳粹时期作为一名犹太人,卡西尔的个人遭遇也促使他不断地考虑“人是什么”这一问题,并写出了《人文科学的逻辑》这部反思人类命运的著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