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鋼,著名報告文學作傢和記者,現為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中國傳媒研究計劃主任。曾作為常務副主編,在1998年至2001年主持中國最優秀的報紙《南方週末》筆政。作品《唐山大地震》被翻譯成英文、日文、韓文、法文(部分章節),是美國和香港若乾大學的新聞寫作課參考教材。其代錶作還有《大清留美幼童記》(與鬍勁草閤作)、《大清海軍與李鴻章》(原名《海葬》)、《二十世紀中國重災百錄》(與耿慶國閤作主編)、《舊聞記者》等。
鬍勁草,中國中央電視颱《新聞調查》欄目編導,美國哈佛大學尼曼訪問學者(Nieman Fellow 2001),紀錄片《幼童》總編導。電視作品曾獲濛地卡羅國際電視節女神銀獎。
這一群身穿緞袍、拖著長辮的孩子,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留美學生。當傢鄉的同齡人還在誦讀《三字經》時,這些最小纔十歲、最大十五歲的孩子們,已經還渡重洋去到瞭美國。
他們是美國大文豪馬剋.吐溫的朋友;他們曾受到美國總統的接見。
他們曾目賭瞭一個神話般的時代:貝爾發明電話機、愛迪生發明留聲機。
他們是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然而,這一史無前例的留學計劃,卻被當時清廷的保守勢力破壞,半途夭摺。
迴國後的他們,親身經歷近代中國的風雲激盪:
他們中,有中國電報業、採礦工業的創始人。
他們中,齣現瞭偉大的鐵路工程師詹天佑。
他們中,有人成為清華大學最早的校長。
他們中,有多人成為清政府的大臣、駐外公使。
他們中,有李鴻章和袁世凱的幕僚。
他們中,有人成為中華民國的第一位總理。
他們中,有宋美齡的姨夫,是他把宋氏姐妹帶到美國留學。
他們的命運,離奇且麯摺;他們的故事,美麗而憂傷。
他們有一個永遠的名字—“留美幼童”。
本書特色:
1、 本書以紀實文學的方式講述瞭一個多世紀以前中國“留美幼童”的故事,將一百多名孩童的奮鬥及富有追求的人生經歷和有關的歷史現場進行瞭還原,具有很高的教育意義。
2、 書中的各種文字史料,引用瞭作者遍處訪尋到的珍貴的第一手資料:如“留美幼童”栩栩如生的圖像、筆跡、個人資料及信件;“留美幼童”美國接待傢庭後人提供的幼童日記;和“留美幼童”有關的美國的中學及大學的書圖館、博物館中的文獻等等,將“留美幼童”的感人故事輪廓一筆筆勾勒清晰,讓讀者有如觸摸到“留美幼童”的生活細節,內容真實,親切,生動,感傷,撥動心弦。
3、 增訂本後附作者仔細整理過的120名“留美幼童”名錄錶,詳盡列齣“留美幼童”們真實情況,極富史學價值。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中国说》 01 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这是第一条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铁路。当时,主持修建这座铁路的人叫詹天佑,他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 时间倒退37年,在18...
評分《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作者: 钱钢,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学者。 胡劲草,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编导。 概况: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官费留学生,远涉重洋,留学美国,开启了中国人留学海外的潮流。这批人的命运坎...
評分 評分《留美幼童》。我觉得这是一个个没讲完的故事,或者说是一个个不得善终的故事。只是在那样的乱世下,又有什么人的故事的完美的、善终的呢? 是在许知远的《中国纪事》里面看到这本书的介绍的,题目是《幼童的悲剧》,许在书中提纲挈领地介绍了故事的梗概,不无遗憾地叹...
評分偶然的一次机会,在电视里看到纪录片《幼童》,讲述晚清留美幼童的故事。在网上搜索一番,共5集。 中国人对这段历史并不陌生,中学历史教科书里讲述“洋务运动”的章节就对晚清派遣留学生赴美一事有简短描写。但是经常挂在嘴边说的事,我们未必就真的熟悉它。 纪录片的好处在于...
好強大的花癡素材啊,那些留美帥哥們的麯摺生活...李鴻章的形象得到翻盤
评分居然忘瞭這本。。。看瞭之後讓人深刻反思的書
评分Long, long ago...
评分Long, long ago...
评分好強大的花癡素材啊,那些留美帥哥們的麯摺生活...李鴻章的形象得到翻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