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卡普钦斯基(1932—2007),生于波兰东部小城平斯克近郊一乡村教师家庭。童年遭受二战磨难。高中毕业后开始发表作品。1951年考入华沙大学语言文学系,后转入历史系学习。1956年毕业分配到《青年旗帜》杂志社工作,同年派往印度。1957年从日本转道北京,任特派记者。从此开始了他四十余年驻外记者的生涯,足迹遍及五洲四洋一百余个国家,特别是深入拉美、非洲、中东等人迹罕至的蛮荒地带,亲临火线,发回弥漫着硝烟的真实报道和照片。他一生亲历二十七场革命和政变,四次被判死刑,四十余次被拘关押。同时作为作家,获五十项国内国际大奖,六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创作了二十余部文学作品,有的被译成三十余种文字,在世界广为传播,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主要著作有《生命中的另一天》(1976)、《皇帝》(1978)、《伊朗王中王》(1982)、《帝国》(1993)、《太阳的影子》(1998)、《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2004)。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部分是自传,部分是文学批评,部分是沉思录。它讲述了两个相互交错的旅行:即作者本人环绕世界的旅程,和他对古希腊历史地理学家R.希罗多德足迹的追寻。
在行文过程中,R.卡普希钦斯基展示了R.希罗多德的热情,像他这样充满热情的人并不多,醉心知识,才智超群,“旅行是他必不可少的事业,他的自我辩白是全心投入,奋力了解人生、世界、或许最终还有他自己”。通过环游世界的旅行,R.卡普希钦斯基感受深刻,探索过去比作为记者探索当下更为有趣、更是着迷于穿越时间的界限。在他看来,“每部历史,包括R.希罗多德记下的每一页,都向时间狭隘者表明,当下一直存在,历史只是现在的不断行进,我们所谓的古代时间对于亲身经历的人来说却是眼前的现实。”最后,R.卡普希钦斯基指出了R.希罗多德的困境:他穷尽一生要保存历史真相,防止人类时间的痕迹被时光抹掉;但他研究的主要来源不是一手经验,而是其他人按照自己的看法叙述的历史。
R.卡普希钦斯基认为,我们可以努力减少或缓和分歧,但永远无法滤掉。我们永远不可能直接身处历史,而只能是别人叙述、呈现的历史,是他或她认为的样子。
卡普钦斯基认为自己师承于希罗多德,说他是世界上第一位记者和第一位全球主义者。他对希罗多德奉若神明,还因为希罗多德不仅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历史学之父",而且是"谎言之父"。如果说修昔底德是科学化历史的奠基人,冷静地分析权力政治,那么希罗多德就是第一位虚构史学家,他在书中记录各种精彩的故事,不论其真实与否。新闻报道也有两种,像旗语一样清晰扼要,或者充满诗句和影
卡普辛斯基的《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是一份恰当的遗嘱。 许多中欧作家一直醉心于人类记忆这个主题,例如已过世的波兰诺贝尔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law Milosz)的诗歌,捷克流亡作家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的散文,还有其他数不清的作家等等。正如昆德拉所说“...
评分总体来说这本两条thread的书值得一读,可能和自己的部分经历有关。但是作为一个女人纯粹从语言上翻译这本书是一种硬伤,对基本的历史还是需要补习,而各种书后致谢和校订的人如果不是缺乏历史知识就是敷衍了事未认真阅读,比如波斯的薛西斯(Xerxes)被翻成“克谢尔克谢斯”,...
评分His name is a war reporter, a writer, and a poet on the front line. He is the best known Polish journalist, Ryszard Kapuscinski For most of his life, he has to put himself in a totally strange land, live there and work there. During the day time, he crosse...
评分其实严格说不能叫做一篇书评,太忙了,纯粹就是笔记吧,把觉得不错的东西码在这自己没事儿随便看看就好。 希罗多德写居鲁士和克洛伊索斯,“人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在车轮上转动的,转动的车轮绝不会让一个人永远幸福。”波斯和玛撒该塔伊人战争里头,居鲁士本可以放托米丽思一...
评分带一本书去旅行,就是带了一个无声的伙伴。特别的是这本书和你在进行的旅行有某种程度的关联。类似的感觉可以参照电影《改编剧本》。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亦美哉。不变的人性。举重若轻,个人化的卑微体验。
评分作为一本打完折才十一块的书,性价比不错
评分作为一本打完折才十一块的书,性价比不错
评分脑力下降读书缓慢,但这本书一定要读完
评分激起人想要隐匿于针孔般大小的角落 可以让思绪自由来往穿梭于时光叠着时光的人和事之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