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和,男,1954年1月生于上海,原籍广东番禹。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主任,兼任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工作。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著有专著《巴金论稿》(与李辉合著)、《巴金研究的回顾和瞻望》、《中国新文学整体观》、《20世纪中国文学论》(韩译本);学术传记《人格的发展——巴金传》;编年体文集《笔走龙蛇》、《马蹄声声碎》、《羊骚与猴骚》、《鸡鸣风雨》、《犬耕集》、《写在子夜》、《豕突集》、《牛后文录》;选集《陈思和自选集》、《还原民间》、《黑水斋漫笔》、《新文学传统与当代立场》;对话集《夏天的审美触角》、《理解九十年代》等。其中,《中国新文学整体观》1990年获全国首届比较文学优秀图书一等奖;《陈思和自选集》1998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参与发起“重写文学史”、“人文精神寻思”等知识分子话题讨论,并参与策划“火凤凰”系列图书。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是陈思和教授的成名作,1990年获全国首届比较文学优秀图书一等奖。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年輕時候的陳思和真是熱血沸騰,讀這本書的感覺跟看少年漫一樣!如果不將他現在的理論和概念自行作補充,單論書中某些觀點確實略顯偏頗。當時他主要強調政治權利對文學的壓迫和新文學的鬥爭性,現在他更強調的是“民間”的概念。再次感慨陳思和的嚴肅正直,不過作為現當代文學史的研究者,埋首於犧牲了無數作家和備受踐踏的文學中之後,更傾向於生命的向上姿態是理所當然的吧。而他對文學史的研究所具有的整體性和嚴謹性更是具有強大的說服力,讓我覺得這才稱得上是對一種“史”的學術態度。
评分比一般文學史強多了
评分年輕時候的陳思和真是熱血沸騰,讀這本書的感覺跟看少年漫一樣!如果不將他現在的理論和概念自行作補充,單論書中某些觀點確實略顯偏頗。當時他主要強調政治權利對文學的壓迫和新文學的鬥爭性,現在他更強調的是“民間”的概念。再次感慨陳思和的嚴肅正直,不過作為現當代文學史的研究者,埋首於犧牲了無數作家和備受踐踏的文學中之後,更傾向於生命的向上姿態是理所當然的吧。而他對文學史的研究所具有的整體性和嚴謹性更是具有強大的說服力,讓我覺得這才稱得上是對一種“史”的學術態度。
评分看过此本书,再去看他的文学史教程,可能又有新的感觉。
评分年輕時候的陳思和真是熱血沸騰,讀這本書的感覺跟看少年漫一樣!如果不將他現在的理論和概念自行作補充,單論書中某些觀點確實略顯偏頗。當時他主要強調政治權利對文學的壓迫和新文學的鬥爭性,現在他更強調的是“民間”的概念。再次感慨陳思和的嚴肅正直,不過作為現當代文學史的研究者,埋首於犧牲了無數作家和備受踐踏的文學中之後,更傾向於生命的向上姿態是理所當然的吧。而他對文學史的研究所具有的整體性和嚴謹性更是具有強大的說服力,讓我覺得這才稱得上是對一種“史”的學術態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