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rnford,1895-1990年),是《日晷》杂志的副总编辑,社会学评论(伦敦)的代理主编以及美国文学年报的几位主编之一。他于1935年至1937年担任纽约市高等教育董事会董事,1938年至1944年担任美国教育理事会理事。芒福德先生还是美国哲学学会会员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技术与文明》是刘易斯·芒福德的巨著之一,它讲述了机器的历史,并对机器对于文明的影响进行了重要的研究。他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来解释机器的起源并追踪其社会影响,涉及艺术、自然科学、哲学、习俗和礼貌各个层面。本书既讲历史又做评论,还带有很多插图,是英语文献中部一部涉猎广泛、描绘近千年来机器发展史的巨著。
研究社会的老前辈们通常会犯两个错误,其一是把群体当做一个entity并且人格化。其二是脱离时间线对一个历史片段或截面进行分析,这样就很容易弄错逻辑关系,比如把伴生关系当做因果关系,或者把“已经改善了”的问题当成是这个社会的过错。鲍德里亚、贝尔,和本书的芒福德都犯...
评分2010年的第一天能读到芒福德这部经典之作《技术与文明》,看来我的2010有一个幸运的开端。但这部上世纪30年代的公认巨著直到今天才在大陆有了汉译本,不能不说中国的学术界是不幸的。 芒福德在美国学术界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奇迹。他一生涉猎之广...
评分 评分1: 技术与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是人类的,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选择,智能活动和奋斗的结果。选择本身体现在社会的小的增量变化,瞬息之间的决定以及暴风雨般的巨变。一个人如果不能再机器的发展中看到这种选择,那么当选择累加起来产生了一个合成的变化时,他就无法真正理解这种变化...
评分本书写于三十年代初,芒福德显然对于列宁的经典名言情有独钟,他屡次提到苏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 从理论上讲,足够好的技术加上足够好的社会制度,确实能够满足每个人的安全生存和自由发展的需要。 芒福德认为,电气技术已经展示了巨大的潜力,远远超过了上一代的以蒸汽机...
优秀审稿作品,翻译的也牛逼啊
评分有点枯燥。
评分作者跟马克思一样,看到了古生代工业反人类的一面,人变成了机器的一部分,但是作者却不认为需要靠暴力推翻,走向阶级斗争的路径,而是希望靠技术本身的发展,靠新生代技术本身的发展,慢慢走向机器和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共处,而从本书发表以来80年的发展来看,作者居然说对了。本书发表后的80年来,至少在资本主义世界里,更普遍的人性回归了,和大自然和谐共处——而不是征服自然——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了,在这个时候,社会制度和机器的暴力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们都是人类生活的辅助。
评分最后在课上和老师提出了希望可以分析一下 安娜卡列宁娜中火车的意象。收获好大~!
评分芒福德处于前人影响的焦虑中——方法是韦伯的、意识是马克思的、关怀是狄更斯的,但他仍然杀出了一条独具个人风格的思路。这条思路中有两个核心问题,其一是将近代技术文明的命门放在了钟表之上,这也开启了时间哲学的近代思考;其二是在经济制度中加入了军事管理制度,并在韦伯、马克思之外找到了另一种解释资本主义制度架构的参照系,军事制度的线索持续了半本书。很喜欢关于玻璃部分的论述,将浪漫主义又往前推了一步,从作为心灵的镜子前溯到作为心灵的玻璃。当然,遗憾也是显见的,西方技术变革很大程度上依托于阿拉伯世界的创造,但芒福德几乎没有提及这些成果,仍然将目光投向作为中心的西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