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19.此書是吳承仕為《續修四庫全書提要》所寫的六十三篇提要。挑瞭一部分讀。“非石日記鈔”條中談到故宮宋本《經典釋文》是祁門馬氏進呈的。王利器《經典釋文考》亦述此,引文與此條同。
评分19.此書是吳承仕為《續修四庫全書提要》所寫的六十三篇提要。挑瞭一部分讀。“非石日記鈔”條中談到故宮宋本《經典釋文》是祁門馬氏進呈的。王利器《經典釋文考》亦述此,引文與此條同。
评分為古書撰寫提要,乃研學一法。無論書之厚薄,如何撮其大旨,如何闡其源流,如何辨別長短,乃至如何運筆剪裁等等,皆能見齣下筆者的功底和眼光。此書共63篇,收自檢齋所撰之續修四庫提要文稿。前47篇以易學之書為主,非我所學,不懂。後16篇包括經學、筆記和日記類,其中為《漢置五經博士考》《文史通義》《十駕齋養新錄、餘錄》諸書所撰之提要尤堪一讀。數百字內,檢齋先對其書作一述要,然後敘其體例,言其得失,校其疏漏,持論中正。間涉學術史和(當時的)學術新聞,亦發己之所見。
评分為古書撰寫提要,乃研學一法。無論書之厚薄,如何撮其大旨,如何闡其源流,如何辨別長短,乃至如何運筆剪裁等等,皆能見齣下筆者的功底和眼光。此書共63篇,收自檢齋所撰之續修四庫提要文稿。前47篇以易學之書為主,非我所學,不懂。後16篇包括經學、筆記和日記類,其中為《漢置五經博士考》《文史通義》《十駕齋養新錄、餘錄》諸書所撰之提要尤堪一讀。數百字內,檢齋先對其書作一述要,然後敘其體例,言其得失,校其疏漏,持論中正。間涉學術史和(當時的)學術新聞,亦發己之所見。
评分19.此書是吳承仕為《續修四庫全書提要》所寫的六十三篇提要。挑瞭一部分讀。“非石日記鈔”條中談到故宮宋本《經典釋文》是祁門馬氏進呈的。王利器《經典釋文考》亦述此,引文與此條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