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性反思》可谓沃格林(1901-1985)的一幅思想地图。在这部由口述整理而成的著作里,沃格林回顾了自己的求学经历,描绘了自己各个时期的研究。从群星荟萃的维也纳大学,到美、英、法诸大学,沃格林在游学中不断拓展知识视野,期间的种种细节扣人心弦。
沃格林人生旅程的一个突出部分是他可察知的求索和逐步推进的发现——和他的涉及面之广——去何处寻找帮助和解救,尤其是身处制度性毁灭、知识分子的道德败坏和人格的堕落之时。在这种情况下,他是如何做的?这就是这本小书的实质。
——桑多兹
“穿越腐败语言的迷津”一语出自心岳师译沃格林《自传性反思》 “在致力于穿越腐败语言的迷津,以寻找某种方式通往实在及其表达的恰切语言时,出现了某些不总让当代知识分子喜欢的规则。我的研究中,在方法上首要的、也许是最重要的规则,乃是回到孕生象征的经验。” 我猜,当...
评分秩序与历史最佳文学范本想必是《神曲》。在这重意义上,神曲才能被理解为“史”诗。两者间的巨大张力指向“审判”观念。 新生在释放掉不知所谓的热情之后,在升入大二之际应当读《什么是自由教育?》,在大四结业心志明确时再读《为什么做哲学?为了再现实在!》(收于《自传性...
评分沃格林《自传性反思》(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2009)第98页第二行的“迷津”,原文是maze,应该译作“迷宫”吧。 徐氏也真是的,连摆在面前的究竟是“迷宫”还是“迷津”都傻傻地分不清,就要带领人们穿越,以至于其追随者们真正穿越的,大概是徐氏的低级错误的语言所形成的充...
评分这本书作为本年度生日礼物,并且我于生日同一天领洗,似乎有着诸多预示,这算是我得到的信仰经验的一部分吧。因为这本书给予我的一些深刻启示,令我感到无比振奋,它同时给我带来了一位学习道路上的明灯——沃格林。 沃格林一生的研究致力于发展政治科学,并为了恢复实在的秩序...
评分秩序与历史最佳文学范本想必是《神曲》。在这重意义上,神曲才能被理解为“史”诗。两者间的巨大张力指向“审判”观念。 新生在释放掉不知所谓的热情之后,在升入大二之际应当读《什么是自由教育?》,在大四结业心志明确时再读《为什么做哲学?为了再现实在!》(收于《自传性...
in-between
评分不好玩。
评分2014/12
评分还挺合我口味的。
评分翻译太差,还好此书内容不是那么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