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书号为10188-54,已被网格本用
一开始,在焦躁的路上走过,沿途一幕幕,懒洋洋的,热带风情的这一段非常吸引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中,经常出现这样漫无目的、犹豫的、焦躁的漫步,但都不像《罪与罚》的开篇那样长,带有一种企图和引诱的快意。这是这本书看起来非常诱惑的第一点。 在杀死老太婆之前,没...
评分“当他没有激情的时候,他是没有智慧的。”评论司汤达的这句评价同样能总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大显性特征,读他的作品,读者的很难不被其四溢的激情所感染。重温《罪与罚》仍能感受到身心涤荡、思绪狂潮的震撼。 煌煌50万字,故事情节顺着辍学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杀死放高利贷...
评分“当他没有激情的时候,他是没有智慧的。”评论司汤达的这句评价同样能总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大显性特征,读他的作品,读者的很难不被其四溢的激情所感染。重温《罪与罚》仍能感受到身心涤荡、思绪狂潮的震撼。 煌煌50万字,故事情节顺着辍学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杀死放高利贷...
评分试图评论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无疑需要勇气与底气,我几乎不敢下笔。面对如此深刻丰富的主题、高超的情节安排、严密的逻辑构架、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真切把握、透彻的现实洞见、长远卓越的见识,我的任何理解与评论都可能显得可笑与肤浅。我只有尝试着挑出这本小说的冰山一角,...
评分为方便叙述,我把人的精神意识大致分成两个部分: 其一属于原始本能,是先天的,是生存、性交、权力的欲望,成为强者,征服世界,这是生命冲动和激情,是外向的、侵略性的,完全忠于个体,在不同物种身上表现得比较一致。 其二属于伦理道德,是后天的、理性的结果,它服从于种...
生活代替了理论,我想这应该是陀翁想说的了吧。
评分好吧,家里是这个本子,很喜欢封面。发疯的和受苦的,主线与插曲。最后一章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噩梦倒是蛮吸引我。难道除了以死赎罪便是背上十字架皈依上帝?到最后又扯到信仰这个永恒话题上,陀翁似乎是强调信仰同一的作用的,否则会因为没有约定的道德导致善恶无序,这样又貌似带了种《圣经》里上帝说你一定要信我的赶脚=-=。我始终觉得索妮雅与其说是圣母形象不如说更像耶稣,瘦小的身躯背负着苦难的十字架,这就是个人的印象了,毕竟囚犯们都叫她“妈妈”了。要看更多的陀翁的书再做评价吧,这只是个开始。话说我以后再也不要烂尾了,尼玛看到四百页才终于没看过。
评分似乎是索尼娅以外表柔弱而力量巨大的爱拯救了看似强大其实脆弱的拉斯科尔尼科夫。是的,杀人前后的心理惊心动魄。但最后,拉在忏悔认罪流放后又一段自白才惊喜,冷酷的历史理性又在思考。但作者匆匆让索尼娅的爱融化它。太匆匆。相比前面的深深挖掘,这里简直不负责任。不过作者也说了这个小说结束了。
评分这个译本很喜欢
评分这个译本很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