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与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走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独具特色,在群星灿烂的19世纪俄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占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主要作品有《穷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死屋手记》、《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ISBN 7020015174 或 9787020015177
我無意於對此書承載的所謂隱喻做甚探討,僅僅以使我最受震動的經驗敘說一二。 我是以少年的身份閱讀此書的,讓我聯想起加繆的《第一個人》。我不正強烈地擁有著阿爾卡其·斯戈爾魯基那怒氣衝衝的刻薄,紊亂的心理嗎。可阿爾卡其所追求那種『對力量和孤立冷靜的意識』——如果這...
评分终于撸完了,这书写的太墨迹了,以至于阅读过程是忍受. 共三部,第三部的开头莫名其妙.新主要角色的加入,剧情设置极其不合理.整个故事臃肿到让人怀疑是在骗稿费.没有<卡氏兄弟>的厚重,没有<罪与罚>的入木三分的心理分析,没有<被侮与损>中的感动,甚至看不到陀氏所标榜的精髓的"苦难...
评分伟大思想不在于想得复杂,而在于想得简单。 对比作者其它的长篇小说,“思想”从未占据过这么重要的位置。在《少年》里,思想放佛从幕后走到台前,直接对读者说话了,正是因为这样,思想的存在在这部小说里才显得那么自然,不像别的作品那样,里面的一个个...
评分 评分DT不解释……
评分『雷掌握在朱庇特手中,可是他心平气和』。虽然诸多巧合、“故弄玄虚”、渲染过度的情节贬低了它在陀氏著作中的地位,但它更胜似陀氏精神上的忏悔录,托言于韦尔西洛夫,又借少年之口自我辩驳,所以它又不似忏悔录,更似多重意志间的控辩录——未来的卡拉马佐夫们的碎片——凌乱却更真实(阅读途中两次陷入对情节“跌宕”的反感而难以卒读,坚持读完的收获是意料中无数次感动,是憾于陀氏未尽之卡拉第二部的唯一慰济)
评分『雷掌握在朱庇特手中,可是他心平气和』。虽然诸多巧合、“故弄玄虚”、渲染过度的情节贬低了它在陀氏著作中的地位,但它更胜似陀氏精神上的忏悔录,托言于韦尔西洛夫,又借少年之口自我辩驳,所以它又不似忏悔录,更似多重意志间的控辩录——未来的卡拉马佐夫们的碎片——凌乱却更真实(阅读途中两次陷入对情节“跌宕”的反感而难以卒读,坚持读完的收获是意料中无数次感动,是憾于陀氏未尽之卡拉第二部的唯一慰济)
评分DT不解释……
评分『雷掌握在朱庇特手中,可是他心平气和』。虽然诸多巧合、“故弄玄虚”、渲染过度的情节贬低了它在陀氏著作中的地位,但它更胜似陀氏精神上的忏悔录,托言于韦尔西洛夫,又借少年之口自我辩驳,所以它又不似忏悔录,更似多重意志间的控辩录——未来的卡拉马佐夫们的碎片——凌乱却更真实(阅读途中两次陷入对情节“跌宕”的反感而难以卒读,坚持读完的收获是意料中无数次感动,是憾于陀氏未尽之卡拉第二部的唯一慰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